中國最河南墜子(河南墜子十大名家)
xj
2023-04-26
河南墜子源于河南流行的由道情、鶯歌柳、三弦書三種形式結合而成。約有一百多年歷史。流行于河南、山東、安徽、天津、北京等地。河南墜子是一種比較獨特的曲藝形式,俗稱“河南墜子書”、“簡板書”或“響板書”,因使用河南墜子弦(又名墜琴)伴奏而得名。它流行于河南等中原地區和華北的部分省市。
河南墜子使用河南方音說唱表演,以唱為主,唱中夾說,所用唱腔主要包括“平腔”、“快扎板”、“武板”、“五字坎”和“垛板”等。唱詞基本為七字句。伴奏者拉墜琴,有的并踩打腳梆子。初期大 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員演唱長篇。
河南墜子的發展過程。
河南墜子在形成過程中,以新鮮活潑的特色,吸引了不少三弦書和山東大鼓藝人參加到改革創造的行列中來,使河南墜子增加了大量曲目,豐富了演唱技巧,促使這一新興曲種日益成熟,并迅速流傳到鄰近的山東、安徽。
民國初年傳入北京,20世紀20年代傳入天津、上海、沈陽,30年代傳入蘭州、西安,40年代傳入武漢、重慶,香港等地,成為中國流行最廣的曲藝形式之一。
河南墜子的藝術特色河南墜子使用河南方音說唱表演,以唱為主,唱中夾說,所用唱腔主要包括“平腔”、“快扎板”、“武板”、“五字坎”和“垛板”等。唱詞基本為七字句。伴奏者拉墜琴,有的并踩打腳梆子。初期大 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員演唱長篇?,F代題材曲目都是短篇。
說唱表演的方式早期為“單口”,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棗木簡板,邊打邊唱;后來發展出“對口”,兩人對唱,一人打簡板,一人打單鈸或書鼓;還有三個人搭檔演出的“群口”;也有少數是自拉自唱的;幾種方式各有適宜的節目。
演出形式除腳踏木梆自拉自唱者外,多為一拉一唱的“二人班”。演唱時要擺上一張桌子,桌上放一小銅鈸、醒木和小皮鼓。拉墜琴的弦手坐于桌側,演唱者站立桌前,左手持簡板,右手持一根竹棍,隨著墜琴的旋律擊出鼓點,板擊強拍(板),鼓擊弱拍(眼),弦手腳梆亦擊強拍。簡板的持法,要求與肩平,不能過高過低,須敲鈸子時,放下簡板,拿起棍子。也有的無鼓、無鈸,只持簡板,右手空著,與左手相互配合,作出各種動作。醒木僅在長篇大書的說白當中偶爾用之。還有的將墜琴綁在腰間,能站著拉唱,走街串戶,邊走、邊拉、邊唱,舊時被稱為“跑攤子”、“巧要飯”的。
專業團隊演出時,不設桌子。報幕員報節目后,樂隊坐齊,演員持簡板入場,舉簡板擊一下,樂隊起奏過門,簡板隨之擊打,然后始唱。三人以上的群口、聯唱,簡板可以換手,要求統一,樂隊增加,腳梆大多不用,有人專擊節奏。演奏者也可放下樂器,或拿著樂器進入角色。
河南墜子的表演身段與動作追求秀氣、活潑。手、腳的運用,要出得利索,收得迅速,點到即是。三弦書的表演要訣,河南墜子基本通用,只是有的說法不同。如“二郎擔山”、“一步一錘”,河南墜子叫“亮翅”、“二仙傳道”。豫東河南墜子的“一步三相”表演技巧,也有人使用。
河南墜子和其他曲種一樣,以說唱為主,表演為輔。一個演員,必須練好嘴上功夫。 唱腔音樂是河南墜子唱腔的主導部分,由多種曲調(板腔)構成。包括引子、起腔、平腔、送腔、尾腔等部分,根據唱詞的不同句式使用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韻、巧十字塞韻、滾口白等唱法,形成節奏和旋律上的明顯變化,以表現不同的感情。河南墜子的曲調雖多,但它以一個主體性基本唱腔曲調為基調,根據唱段的起、承、轉、合的不同規律和故事情節的不同需要,加以重復、發展和變化。同時,對傳統唱腔中屬于插入性或附屬性的唱腔曲調,如引子、牌子、三字蹦、五字嵌、大小寒韻等,進行融會貫通式的取舍處理,把有特性的樂句和片斷有機地結合在唱腔音樂中,使整個唱腔音樂豐富多彩,和諧統一。
河南墜子在傳統唱腔中起腔唱法很多。有的起腔,開頭采用緊縮節奏的手法,然后突然來一個懈板(突慢)伴之以大甩腔。也有前邊幾個字用白,然后起腔。
平腔指唱段中間大段落的唱腔部分,側重于故事的敘述,為唱腔的主體部分。平腔都是由若干個小段組成,小段里又有開始句和敘述句之分。開始句多是兩句或四句,敘述句則是無限反復,它的變化多、容量大。河南墜子各流派的形成,也就是他們各具有不同的平腔。這些曲調各不相同,有的華麗流暢,有的質樸硬朗,有的較悲切,有的則豪放。
落腔指唱段結尾時用的小樂段或樂句。有的落腔比較華麗,有的落腔歡快俏皮,顯得干脆利落。
河南墜子唱腔音樂的調式主要是徵調式,因為河南墜子的唱腔主體是平腔,而平腔又主要是徵調式。板式通常是一板一眼(即2/4拍子),也有有板無眼(1/4拍子)和散板、緊打慢唱以及連說帶唱的滾白形式。 河南墜子的伴奏樂器是墜胡,也叫做墜琴、河南墜子。原是由小鼓三弦改制而成的拉弦樂器,定弦為四度,前奏為“5-1”弦,唱腔則變為“2-5”弦。由于它常作五度轉換,所以藝人們說:“過板下五度,唱腔上五度?!眽嫼饕请S腔伴奏,有時加花,或用老少配等手法烘托唱腔,以增強藝術表現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河南墜子的伴奏樂隊有了很大的改進,增添了各種不同的樂器,如二胡、揚琴、三弦、琵琶、大提琴等。河南墜子的擊節樂器除腳梆、小釵外,主要是簡板。不少造詣較深的藝人簡板打得非常靈便,不僅用擊板、閃眼、加花、連綴打等來渲染氣氛,同時亦可作為表演的道具。河南墜子的前奏與間奏,藝人們稱之為“過板”。開書前為了渲染熱烈的氣氛,招徠觀眾,藝人常即興演奏鬧臺曲。有的稱“鬧場”,也叫“盤頭”、“過街調”、“鬧臺調”。鬧場完畢后,在每段開始以前,先由墜胡奏一過門,前面一段快的叫大過板,后面一段慢的是小過板。大過板奏到一定時候突然懈板,緊接小過板。經過反復演變,它亦成為專業團隊經常使用的前奏曲。
[img]河南墜子名家介紹,河南的墜子名家河南墜子 的發展與藝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重要聯系,正是由于出現了一批批優秀的演員,才讓墜子得到了更好的發展。那么,在河南墜子的發展中,都出現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呢?下面,就跟隨我一起到下文中了解吧。
趙錚
趙錚(1925、3月—2006、12月),女,原名趙淑君。祖籍今項城市范集鄉小王莊,出生于開封,是國家一級演員,河南趙派墜子宗師,享受特殊津貼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獲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趙錚就讀于河南省立開封藝術學校,畢業后留校任教。因《摘棉花》一炮走紅,成了趙錚的成名之作。自此,趙錚開始了自己創作、演唱河南墜子的全盛期,一直到“文革”開始。
如果從1951年在河南省立開封藝術學校創作并演唱豫劇《朝鮮兒女》開始算起,趙錚的藝術生涯足足進行了55年。這55年里,不算其他劇種,趙錚創作、演出的河南墜子就有50余部。
她的唱片大部分都在“文革”期間被毀掉了。只剩下《雙槍老太婆劫獄車》、《一片丹心焦裕祿》和《岳母刺字》。除了這3部作品,能見到的只有趙錚創作的曲譜。這些曲譜是趙老師為自己的學生和后人創作的,她自己已無法演唱。
在河南提出“辦曲藝教育”,趙錚是第一人。她認為,曲藝要發展,首先要抓文化。不少學生因為文化基礎偏低,不能系統學習專業知識,唱了一輩子糊涂戲,說了一輩子糊涂書。年輕的曲藝演員要從基礎學習,文史、樂理、聲樂、器樂都要學,要擴大知識面。
郭永章
郭永章,1945年生。民間稱呼:“郭瞎子”山東菏澤牡丹區牡丹辦事處蘇道溝村人、民間墜子大師。郭永章雙目幾近失明,唱墜子時自己拉墜胡伴奏,腳打梆子,唱腔高亢酣暢,聲情并茂,鄉音如醉,善于在墜子書中融入山東梆子、山東棗梆等特色唱腔。
郭永章對墜子戲有著執著追求,他唱墜子戲時自己拉墜胡伴奏,腳打梆子,唱腔高亢酣暢,聲情并茂。他的墜子戲多為勸說世人敬老重義行善,在蘇魯豫皖交接農村城鎮都有市場。
如今在四省交界地區提起郭永章更是婦孺皆知。贏得了百姓的喜愛。他演唱的《羅成算卦》、《吹?!?、《拉荊笆》、《老來難》、《報母恩》、《十大勸》、《龍三姐拜壽》、《呂洞賓戲牡丹》、《郭舉埋兒》等曲目風靡魯、豫等地,人們百聽不厭,郭永章逐漸成為了菏澤民間墜子戲大師。
郭永章說,他也有一些遺憾,在心里揮之不去: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唱不了幾年了,因為現幾乎沒人愿意學唱墜子戲,他如今沒有一個徒弟,擔心墜子戲會失傳。
河南墜子第一人是誰?李希田,男,1963年12月生,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田氏鄉南田氏村人。河南省墜子說唱團團長,河南省牡丹獎獲得者,河南電視臺梨園春第264期擂主,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安陽市曲藝家協會常務理事。
據悉,中國曲藝“牡丹獎”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獎項包括節目獎、表演獎、文學獎和終身成就獎等。
李喜田、王淑香夫婦主要演出劇目有《一條大鯉魚》《小兩口爭燈》《小八義》、《明英烈》、《雪連帕》、《絲英計》,小段《朱元章奉功》、《拉荊扒》、《宋江殺閻》、《關公辭朝》等優秀作品。
1、國家藝術基金《河南墜子中青年人才培養項目》培訓班黃浦一期
2、1998年在河南省“反腐倡廉”文藝匯演中,張合保編劇,李希田、王淑香夫婦表演的《一條大鯉魚》獲二等獎;
3、2002年在河南省首屆曲藝大賽中,李希田、王淑香表演的傳統大書《小八義》選段獲二等獎;
4、2002年參加《河南曲藝節表演》銀獎獲得者
5、2003年參加《河南省鼓曲唱曲大賽》榮獲“鑫旺杯”表演二等獎
6、2004年參加《河南曲藝大賽》牡丹獎項獲得者
7、2004年參加《梨園春》榮獲河南電視臺第261期擂臺賽擂主
8、2014年參加《墜子明星演唱會》金獎獲得者
9、2015年參加《墜子小品》榮獲節目一等獎
10、2015年參加《河南墜子大會》榮獲二等獎
11、2016年參加首屆《通州杯》曲藝展演
12、2016年參加《中國夢,勞動美曲藝演出》評為優秀演員
13、2016年參加《墜子明星展演》榮獲表演一等獎
這是他的資料,你看看能否達到你心中第一人的標準
河南墜子是什么,和豫劇有哪些區別?河南墜子是一種以墜琴為伴奏的說唱藝術,發源于河南,在河南、山東、安徽等地方廣為流傳,因為整場都是用河南話表演,又用墜琴(墜子弦)演奏,故稱為“河南墜子”。河南墜子最早出現是在清朝末年,當時就只是由兩個曲種道情和穎歌柳合并起來而已,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和創新,終于出現了新的唱腔和音樂結構,也就是河南墜子。
河南墜子是自從出現以來,就不斷的吸收三弦書和山東大鼓的文化和技藝,因此也在不斷地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因而能夠在每一個傳播的城市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并且融入到當地的曲藝文化之中。河南墜子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境內最廣為流傳的曲藝之一,但盡管如此,它也一直保持著濃厚淳樸的生活氣息,是十分接地氣的流行曲藝。
與豫劇相比,河南墜子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它們同出河南,但二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河南墜子是民間曲藝,豫劇是傳統戲劇。民間曲藝的特點就在于口語說唱,即用口語說唱的方式來塑造人物形象,傳達人物情感,并且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各態;而傳統戲劇則是兼容了說唱文學、音樂和舞蹈等各個方面的以戲劇為表現形式的歌舞表演。
除此之外,河南墜子兼備了說唱的形式,表演者一般為1~2人,要么采取一人飾多角的方式進行說演,要么通過1人或2人演唱,再配以幾個樂手進行伴奏。而豫劇則是多人角色扮演,舞臺之上各個角色分工仔細,包括但不限于生、旦、凈、末、丑等角色,其伴奏人數更加龐大。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豫劇要更加復雜,內容更加多樣,而河南墜子只需要說唱俱佳,生動簡單就行了。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河南墜子(河南墜子十大名家)”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河南墜子(河南墜子十大名家)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22580.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上最原始的地窖(世界上最原始的國家是哪個)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最稀有的中國車牌(最稀有的中國車牌是什么 中南大學殺人案(中南大學割喉事件兇手) 一般來說是翡翠(主要看品質) 北帝靈簽(北帝靈簽45簽) 曹魏五謀臣(曹魏文臣謀士) 開綠燈造句(開綠燈造句四年級上冊) 小鳴單車拖欠押金(小鳴單車拖欠押金會怎么 金石可鏤(金石可鏤的意思和拼音) 世界上最奇葩反人類(世界最奇葩的人) 麒麟座V616(深不可測) 中國最火相親(中國最火相親軟件) 微博網名(微博網名女生簡單氣質) 35個刺激不過分的懲罰方式 林家宅37號事件圖片(林家宅37號事件圖 最火十大完結小說 中國第一女悍匪(建國后十大驚天大案) 古人埋葬親人之地(陰氣逼人) 浪漫qq網名(浪漫名字) 世界上最持久的鳥(飛行最持久的鳥) 容易氧化變黑還容易變形 周公解夢夢見小孩(周公解夢夢見小孩子是什 惡人自有惡人磨(惡人自有惡人磨全文免費閱 最全的解夢大全(最全的解夢大全夢見老婆) 羅斯威爾事件是真的嗎(羅斯威爾事件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