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代的古琴大師有哪些啊?


2、古琴演奏名家有哪些


3、梁" />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精品无人国产偷自产在线,日韩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精品社区

當前位置:首頁 > 世界之最 > 正文

中國最年青古琴家(老一輩古琴家)

xj 2023-04-22

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年青古琴家(老一輩古琴家)”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目錄一覽:

1、當代的古琴大師有哪些啊? 2、古琴演奏名家有哪些 3、梁瀚浩是誰 4、古琴演奏家是誰? 5、我國著名古琴演奏家有哪些? 6、我國著名古琴演奏家是什么有哪些? 當代的古琴大師有哪些啊?

以下內容節選自《歷代琴人錄》。其中除個別琴人外均在世。

但此文成文較早,部份琴人未列入。

六十四、葉名佩

葉名佩(公元 1929 年 -- ),浙江溫州人,現代女琴家。

葉名佩少年在上海生活,即已開始學琴,后師從張子謙、李明德,以后又去杭州隨徐元白學琴。后定居蘇州。

公元 1986 年,她與吳兆基、徐忠偉一起,發起創辦了蘇州吳門琴社。

葉名佩琴風 委婉細膩,清新舒暢,為人謙和,樂于助人。她先后共教出弟子六十余人。

六十五、陳長林

陳長林(公元 1932 年 -- ),福建福州人,現代閩派琴家、計算機專家。

陳長林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信息存儲技術專業 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大容量存儲學組組長,曾參加中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103 ”機研制,任中國第一臺自己設計的大型電子計算機“ 119 ”機外圍設備技術負責人。

陳長林同時也是現代著名琴家,是 北京古琴研究會理事、中國琴會常務理事、北美琴社顧問。他十四歲起隨其父陳琴趣及其表姨吳子美學琴,后又根據唱片進行自學。十九歲后,他又得到吳景略、張子謙、查阜西等大家的指教。

陳長林之琴風,以閩派為基礎,又博采眾長,形成 吟猱有度,板眼明晰,剛柔相濟,韻味深長; 溫勁飽滿,亮麗圓活, 細膩縝密,瀟灑流暢的特點。 他善長《大胡笳》、《龍朔操》、《平沙落雁》等琴曲,有個人專輯《閩江琴韻》流傳于世。

陳長林精通打譜,先后有打譜作品近六十首,最具代表性的有《龍朔操》等。他打譜采用“看譜打譜”和“彈琴打譜”相合的方法,重視節奏、音律,強調“儀詠合聲”,并特別提倡尊重原著,“從主觀上不改變古譜”。他在打譜方面的貢獻,對現代琴學有一定的影響。

六十六、李仲唐

李仲唐(公元 1933 年 -- ),陜西西安人,現代琴家。

李仲唐師從吳景略和查阜西,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古琴專業,為中國九三學社社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上海今虞琴社社員,曾任陜西樂團古琴演員、西安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系副 教授。

六十七、衛家理

衛家理, 字南 箎 ,號半瓶老人, 四川樂山人, 現代琴家。

衛家理師從虞山吳門吳景略,又曾受教于 查阜西、張子謙、姚丙炎、王潔儒、俞伯蓀等琴家。他善長于《漁樵問答》、《憶故人》、《瀟湘水云》、《普安咒》、《梅花三弄》等曲,有《黃云秋塞》等打譜作品,并曾創作《四月八》、《懷念引》。《琴韻繽紛》(三) CD 收錄了他的琴曲《四月八》。

衛家理曾任貴州遵義地區文工團樂隊隊長二十八年;公元 1986 年在遵義創建播州古琴研究會,并任會長。

六十八、韓廷瑤

韓廷瑤(公元 1934 年 -- ),北京人,現代九嶷派琴家。

韓廷瑤就讀于清華大學時,師從九嶷琴家關仲航,后又受教于顧梅羹、管平湖、吳景略、陳長林等琴家,后在鄭州、開封等地收徒授琴,弘揚九嶷派琴學。他的打譜作品包括:《列子御風》、《滄海龍吟》、《欸 乃》、《高山》等琴曲。

六十九、吳釗

吳釗(公元 1935 年 -- ),蘇州人,現代琴家、古琴史學家。

吳釗生于書香之家,自幼受到昆曲、古琴等傳統文化的熏陶。公元 1953 年,他師從泛川名家查阜西學琴。后來,他入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兼從虞山吳門吳景略學琴。大學畢業后,他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師從音樂史家楊蔭瀏研究中國音樂史。 1985 年,他就任中國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北京古琴研究會秘書長; 1991 年任該所研究員,兼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后又任中國藝術研究所中國音樂史研究室主任;曾任中國琴會會長。

吳釗的琴風蒼勁幽遠,吟猱豐富,善長《憶故人》、《鷗鷺忘機》、《漢宮秋月》等琴曲。

七十、劉正春

劉正春(公元 1935 年 -- ),南京人,現代金陵派琴家。

劉正春十五歲時,師從諸城派琴家王生香學琴,以后又從學于泛川派周空明、金陵派夏一峰、廣陵派劉少椿、梅庵派程午佳、金陵派趙云清等琴家。其琴風以金陵派為根本,別取諸家之長,形成寧靜舒緩、秀麗幽遠的風格。他善長《秋江夜泊》等琴曲。

劉正春是現代金陵派的代表人物,金陵琴社社長,中國古琴學會學術委員會專業委員兼常務理事、中國琴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南京音樂家協會名譽理事。

七十一、龐雨珠

龐雨珠(公元 1935 年 -- ),山東德州人,現代諸城派琴家。

龐雨珠 畢業于山東藝專音樂系,師從諸城派琴家張育瑾學琴,后歷任中國琴會理事、聊城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山東琴會副會長、濟南琴會名譽會長。

七十二、容天圻

容天圻(公元 1936 年 -- )字秋庵,號琴禪,福州人,現代臺灣琴家、水墨鑒定家。

容天圻出生于福州,客籍中山,后往臺灣,二十七歲時在臺灣師從胡瑩堂學琴。他繼承了胡瑩堂寧重蒼古的琴風,并著有琴文多篇,在臺灣琴界影響很大。

容天圻的弟子李孔元,后來也是臺灣極有影響的琴家。

七十三、姜抗生

姜抗生(公元 1937 年 -- ),出生于上海,現代琴家。

姜抗生早年曾隨衛仲樂學琵琶,后師從溥雪齋學琴,以后又受學于查阜西和吳景略,是北京古琴研究員早期的會員,后參加中國歌舞團。

姜抗生的琴風穩重大度,善長《鶴舞洞天》、《流水》等曲。他熱衷于琴事活動,后來在青島教琴。

七十四、戴樹紅

戴樹紅(公元 1937 年 -- ),江蘇泰州人,現代洞簫專家、琴家。

戴樹紅曾任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上海今虞琴社社長、中國琴會常務理事、蘇州民樂一廠顧問。由于其以蕭著稱,故有“簫神”之謂。

戴樹紅之琴,師承于張子謙,繼承了張子謙的琴風,并被謂為張子謙之知音。他還經常和張子謙合作,進行琴簫合奏。張子謙流傳于世的諸多琴簫合奏錄音,即是與戴樹紅合作的。

七十五、李禹賢

李禹賢(公元 1937 年 -- ),號勁草,又號琴童, 山東桓臺人,現代琴家、畫家。

李禹賢十六歲開始學琴,啟蒙于張正吟,后師從夏一峰、劉景韶、張子謙,并私淑于管平湖、吳景略,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附中;歷數十年后, 創立“勁草琴堂”,并執教于福建省藝術學校。

李禹賢之琴,由“金陵派”入門,打“梅庵派”功底,走“廣陵派”路向,有“慢中去韻,韻中含情,情中生景,景中有我,凝神入化”之體會,形成了蒼勁穩重的琴風。他善長《滿江紅》、《流水》等琴曲。

李禹賢亦擅長國畫,尤精花鳥,有琴畫齊名之譽。

七十六、徐曉英

徐曉英(公元 1937 年 -- )又名霞影, 浙江衢縣人,現代浙派女琴家。

徐曉英為文史學家徐映璞之女,從小受家學薰陶,有深厚的古文詩詞功底,有“三衢才女”之稱。

公元 1954 年起,徐曉英師從浙派名家徐元白、張味真學琴,后赴京、滬等地受學于查阜西、吳景略、溥雪齋等名家;同時也隨古箏名師王巽之學箏;后進入杭州歌舞團擔任古琴、古箏演奏員。她曾任杭州四、五屆政協委員、中國琴會常務理事等職。

七十七、孫貴生

孫貴生(公元 1937 年 -- ),上海人,現代琴家及笛、簫演奏家。

孫貴生少年習笛、簫,后師從泛川派名家查阜西學琴,又受教于廣陵派名家張子謙及虞山派名師吳景略。以后,他又師從律學家潘懷素學習中國音樂理論,專攻音律學。

孫貴生曾任中國電影樂團管樂部部長,從事電影音樂工作三十余年,錄制的影視音樂達數百部。

七十八、汪鐸

汪鐸(公元 1938 年 -- )學名珍昌,字光瑜,別號采真,生于蘇州,現代吳門琴派琴家。

汪鐸生母吳湘岑(兆瑜)為吳蘭蓀之女。其舅父吳兆基為吳門著名琴家。汪鐸之琴學師承吳兆基,另外曾受學于青城道士吳純白(浸陽、觀月)。

汪鐸琴風寧靜澹泊,雋永樸拙。他在繼承吳門琴派的文人琴風外,還熱衷于整理內容與道家有關的琴曲。他曾打譜《采真游》、《崆峒問道》、《莊周夢蝶》、《挾仙游》、《嵇氏四弄》等琴曲。

公元 2002 年,汪鐸創立吳聲琴學研究所,主編了古琴刊物《琴道》。

七十九、林友仁

林友仁(公元 1938 年 -- ),上海人,祖籍臺灣,現代廣陵派琴家。

林友仁之琴,啟蒙于金陵派夏一峰,師承于廣陵派劉少椿,就讀于 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琴專業時,師從衛仲樂,并受學于劉景韶、顧梅羹、沈草農等琴家。他就職于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研究室,任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教學,并兼教古琴;曾任職于音樂研究所,任中國音樂研究室副主任。

林友仁琴風渾樸自然,寬緩醇厚,善長《流水》、《普安咒》、《醉漁唱晚》、《平沙落雁》、《梅花三弄》等琴曲。

林友仁在教學方面強調回歸自性修養,舒展心靈。

八十、劉赤城

劉赤城(公元 1938 年 -- ), 江蘇南通人,現代梅庵派琴家。

劉赤城自幼隨其父劉嵩樵習琴,曾受學于徐立孫,后就讀于 上海音樂學院,師從劉景韶。他曾 執教于安徽藝術學院,后調入安徽省歌舞團從事古琴獨奏及研究工作。他從事古琴演奏數十年,具有相當深厚的功底。其琴風綺麗纏綿,雄勁豪放,綽注吟猱較為夸張。

八十一、朱子易

朱子易(公元 1938 年 -- ) 字云程,江蘇金壇人,現代諸城派琴家。

朱子易師從諸城派名家詹澄秋學琴,并亦精于琵琶,曾在專業文藝團體長期任琵琶演奏員,后改做政府機關工作和理論工作,退休后又潛心鉆研古琴并開始傳授學生,有弟子六十余人。他曾任山東省音協古琴專業委員會會長、山東泉韻琴社社長、中國古琴學會常務理事等。

朱子易琴風蒼勁有力、揮灑自如,在繼承傳統的基礎,融合了一些現代氣息。他主張學琴先要打好基礎,要通過一些小型曲目,在實際應用中系統、正確地掌握古琴的常用指法;并提倡兼收并蓄,廣泛吸收各派的成熟曲目和演奏經驗,以不斷提高。

八十二、陶筑生

陶筑生(公元 1938 年 -- ),原籍江西南昌,居于臺北,現代梅庵派琴家,公元 1969 年起從吳宗漢學琴,能彈梅庵諸曲,在臺灣有一定影響。另外他也通古箏及簫、笛,曾在國樂團中任簫、笛演員。

八十三、鄭云飛

鄭云飛(公元 1938 年 -- ),杭州人,現代浙派琴家。

鄭云飛師從浙派名家徐元白學琴,后在杭州傳琴,有弟子四十余人。他提倡從 多方面吸取知識,比如多看戲、多聽音樂、多看畫、多游山玩水等,從中吸取多門類藝術來營養自己的古琴觀;并特別強調“先繼承,再發展”,但最好不要離開傳統,應該盡量用傳統古琴指法來創造曲目。

八十四、顧澤長

顧澤長(公元 1939 年 -- ),祖籍四川華陽,現代泛川派琴家。

顧澤長為川派名家 顧梅羹長子,承家學,繼承了川派樸實穩健,峻急跌宕,灑脫奔放的琴風,后任 沈陽音樂學院教授、遼寧省古琴研究會會長。另外,他也精通傳統斫琴之法。

八十五、李祥霆

李祥霆(公元 1940 年 -- ), 滿族,吉林省遼源市人,祖籍遼寧岫巖,現代琴家。

李祥霆出生于中醫家庭,自幼對傳統藝術頗為偏愛,曾學習吹簫、古典詩詞及水墨畫;后因從廣播中聽到《關山月》而醉心于琴;公元 1957 年拜查阜西為師,并由顧梅羹啟蒙,開始學琴; 1958 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吳景略,同時受學于管平湖、溥雪齋等琴家; 1963 畢業后留校任教; 1958 年到英國劍橋大學作古琴即興演奏并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音樂研究中心任客座 教授,教授古琴和洞簫; 1994 年回國,在中央音樂學院繼續任教;歷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中國琴會會長、中國古琴學會會長、英國東方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臺北和真琴社顧問、日本吟詠道八洲莊鷹洲會名譽顧問、北美琴社顧問。

李祥霆熔虞山吳門、泛川等派風格于一爐,強調根據曲意而確定表現手法,其琴風 流暢秀麗,大靜大動,如長江奔雷,似孤嶺松濤,特點鮮明, 自成一家,并善長即興彈奏。

八十六、成公亮

成公亮(公元 1940 年 -- ),江蘇宜興人,現代廣陵派琴家。

成公亮公元 1960 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的古琴專業, 1965 年畢業于該學院民族音樂理論作曲系,后為南京藝術學院音 樂系副 教授。

成公亮曾學琴于梅庵派劉景韶,后師從廣陵派張子謙。其琴風寬緩深沉,跌宕纏綿,剛柔并濟,以廣陵為根本,以他派為輔助。

八十七、謝導秀

謝導秀(公元 1940 年 -- ), 廣東梅縣人,現代嶺南派琴家。

謝導秀少年時即學二胡、揚琴、笛子等樂器,后考入廣州音樂專科學校(現星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琴專業,師從嶺南派名家楊新倫。畢業后一直從事古琴研究。他繼承了嶺南風格,并也有自己的特點;另外還通曉箏、二胡、簫、嗩吶、笛子、葫蘆絲等樂器。

謝導秀曾與楊新倫一起組建廣東古琴研究會,并任秘書長,楊新倫去世后任會長,并任中國古琴學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他還和楊新倫一起,將《古崗遺譜》整理成冊。

謝導秀琴風剛勁中帶有纏綿,富有廣東音樂特色。

八十八、王永昌

王永昌(公元 1940 年 -- ), 江蘇南通人,現代梅庵派琴家、琵琶演奏家。

王永昌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音樂界名人大辭典》副主編;曾學琴于徐立孫,繼承了梅庵派琴風,善長于《平沙落雁》、《長門怨》、《搗衣》、《搔首問天》等琴曲。

八十九、龔一

龔一(公元 1941 年 -- ),南京人,現代琴家。

龔一十三歲開始學琴,十五歲得到查阜西的好評,先后就讀于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上海音樂學院,專修古琴,曾隨張正吟、夏一峰、劉少椿、王生香、趙云青、張子謙、顧梅羹、沈草農、劉景韶等十二位琴家學琴,廣泛學習了廣陵、金陵、泛川、諸城、梅庵等多個琴派的風格,熔各家于一爐,自成一家,形成了清和婉轉,中正秀麗的琴風。他強調在彈琴時,要“心中有古人,眼前有今人”。以古琴與民樂團進行合奏,也是其特點。

九十、榮鴻曾

榮鴻曾(公元 1941 年 -- ),香港人,現代琴家。

榮鴻曾歷任 香港大學群芳中國音樂講座教授、兼任美國匹茲堡大學音 樂 教授、香港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哈佛大學音 樂學 博士,是香港的著名學者。

榮鴻曾之古琴,師承泛川琴家蔡德允。他認為 古琴音樂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光輝的價值,故對古琴的發展非常熱心,曾與劉楚華一起,將蔡德允《 愔愔 室琴譜》手本編制成書。

古琴演奏名家有哪些

1、趙家珍

趙家珍,中國當代著名古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師承古琴大師吳景略先生,啟蒙于龔一先生并得到張子謙、吳文光諸師的精心指教。

2、徐元白

徐元白近現代(一八九三至一九五七)浙江臺州市椒江區人。善詩文、書、畫,工山水及蘭。尤精古琴,能譜曲,北京音樂學院多為之錄音。

3、張子謙

張子謙,原名張益昌(1899-1991),江蘇儀征人,幼時私塾老師正是廣陵派琴家孫紹陶,受其熏陶及努力,十余歲已能演奏名曲多首。

1961年張子謙和查阜西、沉草農合著《古琴初階》由音樂出版社出版。1956年張子謙調任上海民族樂團古琴演奏家,經常作演出及錄音;1988年被天津音樂學院聘為名譽教授,為古琴音樂的理論研究、打譜和教學作出貢獻。

4、吳兆基

吳兆基(1908-1997),字湘泉,男,誕生于景色秀美的洞庭湖西濱漢壽縣一個音樂世家,長于江南太湖勝地。古琴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5、吳景略

吳景略,近現代著名古琴演奏家。其演奏特點是:清麗飄逸、靈巧多變。既有柔美如歌的抒情,又有跌宕奇妙的轉折,格調新穎,令人神往。他的古琴藝術造詣深湛,在古琴領域里,被稱為“虞山吳派”、“琴壇一代宗師”。

梁瀚浩是誰

您好,梁瀚浩是一位新生代的音樂人,他出生于1995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是一位擁有非凡音樂才華的音樂人。他擅長演奏吉他、鋼琴、小提琴等樂器,并且擁有自己的音樂創作能力。他的音樂作品涵蓋流行、搖滾、民謠、古典等多種音樂風格,曾參與多部電影、電視劇、舞臺劇的配樂創作,并發行了多張個人專輯。他的音樂作品深受廣大樂迷的喜愛,他也是一位極具影響力的音樂人。

古琴演奏家是誰?

我國著名古琴演奏家是魏勝寶、趙梓皓。古琴名家新年音樂會暨清琳琴院成立十周年慶典在石家莊大劇院隆重上演。本次音樂會由河北省古琴學會主辦,清琳琴院、琳音堂承辦。

中國青年古琴演奏家“琴壇圣手”魏勝寶先生、青年古琴演奏家趙梓皓先生,簫、笛、塤青年演奏家“中原蕭帥”賀小帥先生領銜主奏,歷屆國際器樂文化藝術節、幽蘭陽春、元白杯等古琴大賽金銀獎獲得者。

古琴新作品專輯《蘭陵王》、《芳菲》原創專業音樂制作團隊以及清琳琴院師生近百名演員傾力合作,為廣大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雅樂演出。

彈撥樂器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于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余音悠遠。

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可見中華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宣布,中國古琴被選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img]我國著名古琴演奏家有哪些?

1、陳雷激

陳雷激,1967年出生于上海音樂世家,9歲開始學習古琴,12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古琴專業,直至大學畢業。

在舉世矚目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為開幕式文藝表演發出了撥動心靈的第一聲,世界為之動容。

代表作品:《七弦一絕》。

2、趙家珍

趙家珍,1962年8月日出生,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

1980年,趙家珍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本科古琴專業,主要師承我國著名古琴演奏大師吳景略先生,并長期受到張子謙先生、龔一先生以及吳文光先生的精心指教。198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并留校任教。

代表作品:《夜深沉》、《臥龍吟》、《古樹拙風》。

3、李一凡

李一凡,安陽人,青年古琴演奏家、斫琴家,自幼學習音樂,對中國傳統音樂藝術情有獨鐘。師從于中國著名古琴演奏家吳文光。

李一凡所制古琴,音色純凈、幽雅,底音渾厚,高音清亮圓潤,散音如鐘鼓之聲古樸、穩重、深遠,泛音像珍珠一樣明亮,深受廣大琴人的喜愛,得到了多位琴家和很多琴友的贊賞。

我國著名古琴演奏家是什么有哪些?

我國著名古琴演奏家是指古琴演奏十分出色的人,演奏家,指擁有精湛的音樂演奏技術的音樂家。我國著名古琴演奏家有楊青、陳雷激、趙家珍、李一凡、葉名佩等。

中國最年青古琴家(老一輩古琴家)

1、楊青,著名古琴家、音樂教育家,1951年8月生人。現任國際中國音樂家聯合會副主席,國際古琴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

2、陳雷激,1967年出生于上海音樂世家,9歲開始學習古琴,12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古琴專業,直至大學畢業。在舉世矚目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為開幕式文藝表演發出了撥動心靈的第一聲,世界為之動容。

3、趙家珍,1962年8月日出生,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1980年,趙家珍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本科古琴專業,主要師承我國著名古琴演奏大師吳景略先生,并長期受到張子謙先生、龔一先生以及吳文光先生的精心指教。

4、李一凡中國青年古琴演奏家,斫琴家。自幼學習音樂,對中國傳統音樂藝術情有獨鐘。師從于中國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

5、葉名佩,祖籍浙江溫州。古琴藝術蘇州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大風堂琴社社長、蘇州吳門琴社創始人之一,曾任吳門琴社副社長等。

以下是古琴演奏文化風韻的相關介紹:

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風凌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于首位。

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愛不釋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樂在整個中國音樂結構中屬于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一種音樂形式。“和雅”、“清淡”是琴樂標榜和追求的審美情趣,“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樂深遠意境的精髓所在。

以上資料參考百度百科——古琴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中國最年青古琴家(老一輩古琴家)”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年青古琴家(老一輩古琴家)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21304.html

標簽: 中國最年青古琴家(老一輩古琴家)

熱門文章
隨機tag
修養(修養的英文) 頗負盛名是什么意思(頗負盛名的頗是什么意 元朝人黃公望(擅長描繪山水畫) 世界十大最大半島最大的半島達300萬平方 淮海戰役簡介 夢見芍藥花(夢見芍藥花開) wow盜賊名字(wow盜賊名字大全) 利用“超混沌”模型傳統電腦可模擬復雜量子 qq三國軍團名字(三國軍團) 中國名著最經典(中國名著經典語錄) 心似雙絲網(一縷紅絲線 亨泰(亨泰塑形鏡) 中國最精神的草藥(中國最精神的草藥有哪些 怎樣才能不胡思亂想 個性網名大全2013最新版的(個性網名網 世界上最險的梯子(世界上最危險的三個樓梯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是什么 老年助聽器多少錢一部 十大恐怖禁歌在線試聽(10大恐怖禁歌) 負荊請罪的主人公是誰 雙魚女和金牛男(雙魚女和金牛男吵架會怎么 江州市屬于哪個省(江州市屬于哪個省那個市 中國最牛音樂現場(中國最牛音樂人) 民間鬼故事大全(十大民間鬼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将乐县| 宁强县| 沈丘县| 太谷县| 正定县| 新野县| 苍溪县| 城口县| 洪洞县| 岳池县| 辛集市| 类乌齐县| 遂溪县| 明光市| 依安县| 永德县| 北安市| 康乐县| 城固县| 商洛市| 榆林市| 南木林县| 木兰县| 盘锦市| 句容市| 金溪县| 宿松县| 浦北县| 西和县| 靖安县| 都昌县| 新巴尔虎左旗| 石嘴山市| 道真| 濮阳县| 司法| 平顶山市| 周至县| 习水县|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