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恐懼的高墻(世界上最恐懼的高墻)
xj
2023-04-15
你覺得現在自己是處于舒適區里面嗎?你想不想走出來,讓自己變得更好呢?
沒有人不想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不管是變得更有錢,還是變得更有能力。
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很想改變的你,卻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適區里面,每天重復做著同樣的事情,獲得同樣的結果呢?
怎么做才能夠打破這種“重復現狀”的循環日常?
想要做到這一點,我們最好先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心理困境”。
人都有一種比較矛盾的心理:
既安于現狀,不想犧牲太多去獲取未知的成功;既厭倦現狀,但又缺乏奮起行動改變的動力。然后時間就在這種“安于現狀”和“很想改變”之間,日復一日地被浪費掉。
其實深挖其中的原因就不難理解,我們當前這個現狀盡管不太滿意,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然而是不是到了非改變不可的地方,卻又未必。
你說你沒有生活壓力嗎?肯定有;你說你不想要更好的生活嗎?肯定想要。
可是,既然都已經適應了當前的生活,就先這樣過著吧,畢竟不想再一次面對那種生活不穩定的挑戰。
是的, 想要改變,我們就必須要面對那種“不穩定”的生活狀態,這種狀態會給我們帶來不安感,心里對此沒底。
而大多數人都是傾向于那種穩定而能夠預料的生活,既然努力會帶來“不穩定和無法預料”,那么就算有“很想改變”的念頭,也只能一直放在心里,遲遲不去行動,能懶就懶!
由此,我們對于努力就會產生一種恐懼的心理。在這種恐懼心理的支配下,不做,好像趕不上生活的腳步;做了,又似乎未必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兩邊都“不討好”,焦慮感自然就來了。
為了解決這種焦慮感,很多人就在當前狀況的路線上,重復做一些看似努力,但效果不是很大的事情。
例如接更多的工作,加更多的班,就算心里極不情愿。而有些人甚至覺得,上班的時候認真工作,就算是努力了,回到家一個“葛優癱”后,就開始刷視頻、看電視劇,打 游戲 。
因為這種努力方式,是穩定而且可以預料的,所以就算無法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更大的影響,我們也會甘之如飴。
當然,心里還是會保持一種期盼,奢望將來的生活會因此變得更好。
但有句話不是這樣說的嗎? 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 不管我們在舒適區里多么努力,我們能夠獲得改變的幾率是微乎其微。
好比你學鋼琴,每天只努力彈奏“兩只老虎”這首歌曲,無論你投放多久的時間在上面,這首歌曲你彈奏得多么熟練,你依然還是無法真正學會彈鋼琴。
在現狀的舒適區上努力,只是正確的做事方式而已,但未必就是在做正確的事。我們需要在做正確的事情上,用正確的方式做事,這種走出舒適區的努力,才稱得上是有效努力。
而要做到這點,前提是,你知道哪些是“正確的事”,什么是“有效努力”。
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那個結果,有兩個因素非常重要:
1,持續的努力;
2,恰好的運氣。
前者是構建成功的前提條件,后者則是讓這個前提條件,能不能獲得更好變現的決定性因素。
因為你只有持續的努力,卻沒有跟你努力相輔相成的運氣,你獲得的結果說不定會大打折扣。但如果你沒有持續的努力,那么就算讓你遇到恰好跟你努力相關的運氣,你也沒有能力把握到機會。
畢竟“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所謂“準備”,就是你通過前期努力而積累下來的資本。有了這些資本,當機會來臨之際,我們的努力就能夠獲得變現了。
當然,這個道理誰都懂。問題就在于,我們怎么識別自己的努力,到底是低效重復的努力,還是高效有用的努力?
這兩者有一個很重要的分界點,就是 把時間拉長去看,例如三年、五年,你重復當前的努力,會不會出現更好的結果?
如果沒有,你再怎么努力也已經到達當前路線的盡頭了,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那就說明,你已經在一種穩定的狀態中,重復著低效的努力。
這時你就需要調整你努力的方向,選擇一些正確的事情去做了。
換言之,低效努力會有如下特點:
而高效努力則是這樣: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像投資?
低效努力就好像買基金,相對穩定,風險小,而且一眼就看到大概所得的結果,你不用每天都去關注基金價格的變動。
而高效努力,就好像買股票,風險高,需要冒險,就算能夠有一個不錯的預期,也無法確切預料到最后的結果,于是你需要每天都盯著股票價格的變動。
這兩種努力方式,都有優點和缺點,并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看你的對于未來的規劃和自身價值觀而定。但如果你想讓自己變得更好,只能選擇高效努力這種做法了。
找到那件正確的事,然后付出有效的努力,這才是改變現狀的最好做法。
為此,你需要打破限制你走出舒適區的三道無形的高墻。
基于上述的原因,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限制我們走出舒適區,大概有三道無形的高墻:
第一,固定觀念的高墻;
第二,恐懼心理的高墻;
第三,習慣化的高墻;
這三道高墻,在日常生活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軟禁”我們在舒適區里,從而讓我們空有變好的想法,而遲遲無法行動起來。
只要我們能夠針對性地打破這三道高墻,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那件正確的事情,再輔以有效的努力,那么我們才有可能讓自己邁向更好的人生。
所謂“固定觀念”,指的就是 那些符合自己認知和價值觀,又不想去改變的思想 。
任何人都會有一些自己的固定觀念。這些觀念,有時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地把握眼前的世界,節省思考的時間。
如“喜歡賭博的人都不好”,那么你持有這個觀念,在擇偶時,就能夠幫助你很好地辨別對象的好壞了。
但是,我們所擁有的觀念并不都是正確的。如果某些不好的觀念,長期形成了一種“執著的思想”,那么我們就很有可能被這種觀念困住在某個小圈子里了。
比如“我學歷不高,做什么都不可能成功的”,或者“我不擅長交際,沒辦法到外面闖世界”,甚至“別人說我沒用,也許我真的是這么沒用吧”等等。
這些固化的觀念,會深入你的潛意識,導致你用符合這種觀念的方式去行動。
可以說,大多數人的人生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因為我們將認知問題的視野,框定在一個狹窄的范圍之內。還沒嘗試過,就跟自己說不可能;當機會來臨之時,又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優秀。
但問題是,你有為此而努力做好準備嗎?
所以,想要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發展,你必須要更新你的這些固有的觀念,然后以新的觀念去行事。
怎么做呢?有三點:
1,對自己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2,擁有積極的心態,看問題要全面;
3,積累成功感,培養自信心;
問一問自己:你的專業、擅長領域是什么?在工作過程中,有哪些你想改變的事情?自己有什么興趣愛好?做哪些事情時會更賣力?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獲得哪些技能?
你越是能夠了解自己,你就越能夠找到自己想要改變的新方向;越是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你就越能夠發現不同方面的發展可能性;你越是對自己有自信,那么你做什么事,都越有非成功不可的動力和意愿了。
有了新的做事方向之后,自然就能夠走出舒適區,讓自己進步。
雖然實現目標,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因為恐懼而止步,那么我們就更是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了。
總是懷揣著對失敗的恐懼,遇到事情就刻意逃避;經常抱怨現在的狀態,卻又缺少改變的勇氣;對未來茫然無措,一直找不到前進的方向。當然也曾試過邁出第一步,但事情還沒有做出什么,就已經開始感到忐忑不安了。
這種狀態下,我們是很難改變現狀,讓自己變得更好的。
那怎么克服這種恐懼感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運用心理療法,把自己的恐懼心理寫出來。
而需要寫出來的內容,主要有三項:
1,使你感到害怕的東西或事情;
2,為什么會感到恐懼(給出根據);
3,事情不順利的概率(0——100%)。
例如,如果你想換工作,但遲遲不去行動,那么你就可以寫:
有了這些基礎認識之后,接下來就要加上兩個步驟:
A:能夠順利進行的概率和原因;
B:可以將順利進行的概率提高10%的行為。
由于一開始你設定“事情不順利的概率”是80%,所以事情進展順利的概率自然就是“20%”,那想一想,為什么還有20%的概率,會順利成功呢?
基于這個原因,你能不能把這個順利進行的概率,再提高10%,變成30%,當然甚至更高了!例如提前多找幾份工作,努力練好自己的面試技能等。
換言之, 只要我們主動想辦法去提高事情順利進展的概率,不管是主動學習,請教別人,還是積累經驗,做一些實質的事情,都能夠克服到我們的恐懼。
真正讓人與人之間產生差距的,就是習慣。良好的習慣,無疑是讓我們通向成功的捷徑。
但一旦我們有了“習慣化的高墻”,想要改變身上那個固定行為模式,就不是那么簡單容易了。
所以,想要徹底打破“習慣化的高墻”,我們就需要避重就輕,想辦法繞過潛意識的抵抗,用巧勁在墻上挖洞。
關鍵做法就是 “輕松”+“快樂” 。
走出舒適區,我們就需要為自己找到一個努力的新方向、新目標,如“學習創業”,“增進口才”,“掌握新工作的技能”等,然后在這個新的方向里,建立堅持行動的機制,積累資本。
而要想要做到輕松,首先要記住三個訓練原則:
第一,由易到難;
第二,循序漸進;
第三,反饋明確。
你需要把這件事拆分為一個個簡單的任務,以此入手,今天做一個,明天做一個,后天做一個,循序漸進逐個擊破,然后每完成一個任務,你都會有一個明確的反饋,積累成就感。
只要這個流程沒有差錯,一段時間之后,你就能夠把想做的事,變成一種行動慣性。一旦進入行動慣性,接下來我們做的事情,就會存在“勢能”,讓我們一直做下去了。
具體執行步驟是:
(1)確定一件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情;
(2)每天預留一定的時間用在新方向上,不受到任何干擾;
(3)通過一個簡單的任務開始做起來;
(4)盡量把注意力聚焦在手頭上的工作,如有分心,立刻提醒自己拉回來;
(5)如果實在堅持不住,那就放棄或者做其他事情。
這像不像你在玩 游戲 、看電視劇時的狀態?
在玩 游戲 時,你肯定會在 游戲 里遇到一個又一個的挑戰,而這些挑戰通常都是由易到難的。
當你從一個簡單的任務開始做起時,由于容易入手,你很快就會獲得了一個即時反饋,好比剛開始不懂得怎么操作,然后你學會了操作的技巧,在這種積極反饋的引領下,你就很容易陷入其中。
這樣玩了三到五天之后,你自然就看到自己的一些改變。
同樣,你在堅持培養習慣的時候,也可以運用這一機制。把要做的事情,切分為幾個15分鐘的小任務,每天完成兩到三個,由易到難,你很容易堅持的。
按照這種做法,我們的目標做起來就會有“輕松”和“快樂”的感覺。最后,這個習慣,就會被你培養出來了。
運用新的“習慣化行為”去做事,不知不覺間,我們就能夠打破高墻,走出舒適區,讓自己無形中變得更好了。
[img]鳳陽高墻有何神奇?明朝王爺為何最害怕這個地方?鳳陽城就像一座巨大的監獄,關的都是明朝的王爺,生生死死都在高墻之內,看不到任何希望,所以明朝王爺對此懼之如虎,甚至有親王為了不去鳳陽而自殺。
明朝立國之初,就對親王嚴格進行管理,平時居住在封地之內,出城門都需要先向皇帝請旨,衣食住行都有嚴格的規制,不能逾越,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還給了親王各種特權,犯了錯也不能由官府懲戒,最嚴重就是貶為庶人。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有弄出了一個鳳陽高墻,將犯錯的藩王軟禁于此,將一座城池變成了皇家監獄。
藩王在自己的封地也不可以亂走,但是好歹還有一定的自由,可以作威作福,但是在鳳陽城不行,這里四面高墻環繞,外面有溝壑環繞,有兵丁巡守,當然這些都不算什么,好歹生活條件還算過得去,最嚴重的就是入了鳳陽就是無期徒刑,不僅自己要在這住到死,子孫后代如果沒有特赦也要在這住一輩子,這種絕望普通人都會被逼瘋,更何況養尊處優的親王呢,所以親王犯錯之后最害怕的就是鳳陽高墻,甚至寧愿去死也不愿意去鳳陽里面居住。
明歸善王朱當冱聽到要去鳳陽就直接撞柱身亡, 徽王朱載埨聽到去鳳陽的消息就砍死了自己的愛妾,自己來了個自掛東南枝, 所以明朝的王爺心里苦啊,都變得非常溫順。明朝這一制度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終有名一朝,除了明成祖朱棣起兵作亂之外,再也沒有藩王能夠掀起什么風浪,明朝的王爺就像是被圈養的豬,只求活的安逸就好,沒有野心也沒有膽量,可就是豬也要做自由的豬,不愿意去高墻里去看天,這鈍刀子更讓明朝王爺恐懼。
墜落那幾個地方最恐怖世界上最恐怖的20個地方!
分類:綜合管理閱讀(285)??投稿:詩夏??2022-08-13
1.?日本,端島 在離長崎大約15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島嶼叫做端島,由于這座島嶼在1887年到1974年間用于煤炭開采,人口在1959年到達峰值,平均每英里約216264人。20世紀60年代,日本用石油將煤完全取代,端島也隨之被荒廢,變成了如今的“鬼島”。2009年,島嶼的一小部分已經重新開放,觀光船也時常在這里停留。
2.?英國肯特州,普拉克利(Pluckley) 普拉克利坐落在阿什福德(Ashford)旁邊,經常被稱為英國最鬧鬼的村落,據說至少有12只鬼經常光顧這里。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有兩個,一個叫做恐懼角落,因為一個攔路搶劫的人在這里莫名其妙地死了;另一個叫尖叫森林,傳說你會在里面聽到已經死去的人那令人后背發涼的哭聲。普拉克利當地的居民已經受夠了村落里鬧鬼的傳言,然而,每年萬圣節還是會有成群結隊的捉鬼人聚集到這里。
3.?倫敦之塔 倫敦市的各座塔都是由石頭堆砌而成,傳說倫敦各塔里充斥著很多王室的亡靈,他們中許多人的生命都是在這灰白的高墻內終結的。據報道稱,有人在這里看見托馬斯·貝克特的鬼魂;愛德華五世和什魯斯伯里市的理查德(塔里的王子)據說是1483年在這里被謀殺的;安妮·博林1536年的時候在綠塔里被斬首;凱瑟琳·霍華德在六年后也在這里被槍決。
4.?立陶宛,十字架山丘 十字架山丘是19世紀30年代建立的天主教朝圣的地方。據估計,這里有至少十萬個十字架和大型耶穌受難像,被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描述為一個充滿希望、和平和愛的地方。但是,你并不會想要獨自在這里度過一個夜晚。
5.?日本,青木原森林 富士山的這片森林好像出自女巫布萊爾之手。在日本的傳說中,這里有歷史上著名的鬼族,也是世界上第二著名的自殺勝地,僅排在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之后。2010年就有超過50人在這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每年度的尸體搜尋者都是志愿者。由于森林里的樹木密不透風,這里的安靜也十分著名,建議來這里的背包客們用塑料帶標記他們的路線,避免迷路
世界上最恐怖的地方是哪?8. 巴黎地下墓穴(Paris Catacombs) 法國,巴黎
想象一下,你走入巴黎地下十八米的地方,周圍的黑暗逐漸把你吞沒,鼻孔里被灌滿了肥沃的泥土氣息,然后你發現自己身處一個陰森的墓地。嚇死人了!這就是你能在巴黎地下墓穴體會到的感覺。該墓穴葬有超過六百萬被挖掘出的巴黎人的尸體,是的,被挖掘出的尸體。當巴黎的墓穴多到讓人無法忍受時(想象一下臭氣沖天的感覺),政府直接下令把尸體全部挖出來,然后扔在一個采石場里面,當時這個采石場還位于巴黎市外。由于需要轉移的尸體太多,這項工程花了超過三十年的時間,但巴黎政府還沒有滿意,他們還用一些人骨頭“裝飾”了地下墓穴的墻面。用“毛骨悚然”來形容這個亂骨堆的恐怖程度顯然不夠。最近探索了巴黎地下墓穴的人表示這個地方不適合膽小的人,當然也不適合幽閉恐怖癥患者,小孩子更不要去。巴黎地下墓穴位于巴黎第十四區,在當費爾·羅什羅(Denfert-Rochereau)地鐵站附近。
7.
斯坦利酒店(The Stanley Hotel) 美國,科羅拉多州,埃斯特斯公園(Estes Park)
你們知道斯坦利酒店的217號房發生過什么大事嗎?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在這里受到啟發,寫下了經典恐怖故事《閃靈》(The
Shining)。不過小說太長了,你還是看電影版吧。在電影版中,叫做丹尼的小男孩緊張的大喊著Redrum(兇手Murder倒著寫),妻子謝麗找到了作家丈夫的手稿,上面寫著“只工作不娛樂讓杰克成了一個呆滯的男孩”,最后,丈夫杰克隔著浴室的門冷靜的對謝麗說他要把她的頭打爛。看過這部電影之后,你就會在斯坦利酒店被嚇得半死。但有一些人說,你不需要在這里發揮想象就會感到毛骨悚然,因為該酒店本來就鬧鬼。斯坦利酒店的鬼怪主要集中出現在臺球室、舞廳以及407房間。
6.
愛丁堡地窖 蘇格蘭,愛丁堡
夜晚的愛丁堡有著華麗的外衣,從波瀾起伏的美麗山地,到壯觀的巴爾莫勒爾酒店(Hotel
Balmoral),再到優雅的王子街花園(Princes Street
Gardens),但在愛丁堡華麗的外衣之下有著截然不同的景象。愛丁堡的地面之下有著一個迷宮一樣的地窖,能夠追索到18世紀中期,具體位置在皇家一英里(Royal
Mile)以南的南橋(South
Bridge)之下。愛丁堡地窖的最初用途是方便貿易,富有的商人曾在這里儲藏貨物。但久而久之,這里變成了犯罪分子的溫床,到處都是黑市商人、妓女以及嫖客等,并且頻發兇殺案。愛丁堡有一家專門組織參觀地窖的旅游公司,如果你膽子夠大,可以去報名。這家公司聲稱地窖中有鬼怪出沒,他們的官方網站是這樣說的:“南橋的鬼魂會攻擊你。我們相信這里有很多不安的鬼魂。人們離開地窖之后身上會有各種傷痕。”
5.
莉茲·波登(Lizzie Borden)兇宅 美國,馬薩諸塞州,秋河(Fall River)
1892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秋河,莉茲·波登告訴法官當自己的繼母和生父在家中被砍死時,自己正在谷倉里面吃梨。雖然在事發之前她嘗試過購買氰化物并且事后燒掉了幾件衣服,最終法官判她無罪。沒有直接證據表明莉茲·波登就是兇手,但在她剩下的時光里,人們都談論著恐怖的傳言——“莉茲·波登拿起斧頭,砍了她繼母40下,然后又砍了她父親41下。”有些人說被殺害的夫妻的鬼魂一直在房子里面游蕩,另外一些人說房子里面的鬼魂就是莉茲·波登。盡管有恐怖的傳言,但被改造成旅社的兇宅還是有膽大的游客光顧。如果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足夠強大,可以自己到莉茲·波登旅社去住上幾晚上,可能你會發現到底是誰的鬼魂在房子里面游蕩了。
4.
圣路易斯一號墓地(St. Louis Cemetery No.1) 美國,路易斯安娜州,新奧爾良
新奧爾良的墓地都很恐怖,特別是晚上的時候,尤其是有巫毒女巫作祟的那些。位于法國居民區(French
Quarter)郊外的圣路易斯一號墓地就是這樣的一個墓地。據說十九世紀的女巫瑪麗·拉沃(Marie
Laveau,就是《美國恐怖故事》第三季里面那個)經常在這里出沒,她有好幾個化身,其中一個是紅眼黑貓,根據當地傳說,你需要小心這種貓,不然你將會永遠成為女巫的仆人。另一些人說出現在墓地里的是她的寵物蛇。如果你到圣路易斯一號墓地游玩,并且你在瑪麗·拉沃的墳墓上放了一些巫毒東西,你要小心搶劫犯和那些肆意破壞文物的人,最近的游客說這里治安特別不好,另外搶劫犯其實也是很恐怖的。
3.
倫敦塔(Tower of London) 英格蘭,倫敦
作為一個非常有名的砍頭地點,有接近一千年歷史的倫敦塔是整個不列顛最恐怖的地方。根據專家的說法,無頭的安妮·博林(Anne
Boleyn),也就是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的鬼魂經常在這里出沒。沃爾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的鬼魂也經常在這里散步,你在這里還能聽到蓋伊·福克斯(Guy
Fawkes)的驚悚尖叫,他在1606年被以叛國罪名處死。如果你看到的是兩個小男孩,他們應該是愛德華五世(Edward V)和諾福克公爵(Richard of
Shrewsbury),也許從他們身上你能夠找出15世紀那些歷史難題的答案。當倫敦塔還是皇家住處時,這兩個小男孩住在塔里(其中一個還是王位繼承人),但1483年他們神秘的消失了,再也沒有任何消息。也許最恐怖的鬼魂是索爾茲伯里夫人(Lady
Salisbury),1541年的時候,她尖叫著逃離舉著斧頭的處刑人,后者追上了她并把她砍死。很多目擊者表示在倫敦塔看到了歷史上的這一幕。每年11月到次年3月的時候,游客們可以壯著膽子,到倫敦塔去參觀。
2.
比齊沃斯瘋人院(Beechworth Lunatic Asylum)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比齊沃斯
很多病人到比齊沃斯瘋人院治療,但只有少數人可以離開這里,這是一個易進難出的地方。辦理住院手續只需要兩個人簽名,但辦理出院手續需要八個人簽名才可以。歷史學家估計有大約三千人慘死在這里的高墻之內,其中一些根本就沒有精神問題。比齊沃斯瘋人院曾經發生過很多暴行,其中包括強迫病人干苦工,虐待病人以及殘忍的治療方法和醫學實驗。這里有一種被稱為“達爾文椅”(Darwin
chair)的治療方法,醫生把病人綁在椅子上,然后快速旋轉椅子,直到病人七孔流血。有如此怪異的治療方法,鬧鬼也沒什么好奇怪的了。經常有人稱在這里看到鬼魂,不光是病人的鬼魂,還有醫生和護士的。游客們可以報名參加比齊沃斯鬼魂之旅(Beechworth
Ghost Tour)親自體驗一下。
1. 羅馬利亞的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
愛爾蘭作家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把他的傳世經典《德古拉》(Dracula)設定在羅馬利亞中部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根據羅馬利亞旅游業人士介紹,這里有生長過盛的森林和陡峭的山峰,故事里的強納森·哈克(Jonathan
Harker)在這里目擊吸血鬼再合適不過了。但這里有的不僅僅是虛構的小說。據說小說中的德古拉伯爵的原型是現實中的羅馬利亞貴族弗拉德·德古拉(Vlad
Dracula),也就是穿刺者弗拉德。他得到穿刺者這個綽號是因為他喜歡把人刺死。弗拉德對待自己的敵人異常殘忍,當15世紀奧斯曼帝國入侵羅馬利亞時,穿刺者的名聲讓他們不寒而栗。如果你膽子夠大,你可以追尋弗拉德的腳步,去參觀他的故鄉錫吉什瓦拉(Sighisoara),還有斯納戈夫修道院(Snagov
Monastery),據說弗拉德·德古拉被埋葬在那里。你也可以去布蘭古堡(Bran
Castle),那里曾經是他的家。不過你一定要帶上大蒜并且保護好自己的頸部,以防萬一。
世界上最讓人恐懼的地方是哪里?1.印加島爪哇洞,不僅進的人有進無出,站在洞外7,8米也會被吸進去,從未有人出來
2.美國死人谷,具體不詳,但此谷只死人,動物卻能好好生存,為一大奇觀
從社會角度看:
"無腦之城",上世紀80年代,巴西某城市應污染嚴重,十幾年間出生的嬰兒都沒大腦 1.美國費城馬特博物館 剛建立時,該博物館是用來供醫學院的學生做人體解剖和研究畸形人的地方。如今這里已經成為一個展出各種疾病、傷勢、畸形案例,以及古代醫療器械和生物學發展的大展廳,展品逾20000件,其中包括戰爭中傷者的照片、連體人的遺體、侏儒的骸骨以及人體病變結腸等。此外還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收藏,比如一個酷似肥皂的女性尸體、一個長有兩個腦袋的兒童的顱骨等。身處如此陰森的環境,觀者不禁毛骨悚然。2.密克羅尼西亞的特魯克瀉湖 特魯克瀉湖地處夏威夷群島東南部,現有大批日本海軍駐扎在那里。據科學家考證,50多艘二戰的戰艦沉船殘骸沉沒在特魯克瀉湖底部。這些沉船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如成千上萬桶石油和化學品以及沒有爆炸的武器。然而,因該湖湖底有珊瑚和海洋生物,這里就成了深海潛水愛好者的天堂。不幸的是,很多潛水者下去就沒能再上來。3.墨西哥索諾拉州的魔法市場 索諾拉州有一個魔法市場,這里聚集了一大批巫婆。巫婆們坐在自己的小店里,聲稱只要10美元就可以消除來者的貧窮和痛苦。這個市場很紅火,客人有墨西哥當地人,也有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來這里的人走時都要帶些令人生畏的東西,如神秘條幅、蛇血、干鳥,因為他們相信這些東西可以帶來好運。4.智利復活島 復活島,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在這個島上有許多世界聞名的石像。這些大石像均面朝天空,仿佛在祈求什么。令人詫異的是,除了石像自己,沒有人知道它的雕刻者是誰,更沒有人知道20米高90噸重的石像是怎么完成的。更奇怪的是,科學家曾以遺留下來的原始石器去刻堅硬的石像,結果石器反而碎裂了。5.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曼查克沼澤 該沼澤有一個別名——“幽靈沼澤”,地處新奧爾良附近。有傳說稱該沼澤受到了一個伏都教女王的詛咒。1915年曾有三個村民在這片沼澤地中神秘失蹤。6.法國巴黎的地下墓室 延綿178公里的地下隧道,埋葬了約700萬人,骸骨都整齊沿墻排列,并標明死亡年份。墓室里的空氣非常干燥,彌漫著尸體腐爛的味道。墓室本是石灰巖礦場,后因墓地爆滿兼疾病爆發,于18世紀70年代開始葬人。7.美國加州的溫切斯特神秘屋 加利福尼亞州的圣何塞有著一座溫切斯特神秘屋,總是怪事重重。1884年,一個名叫莎拉·溫切斯特的寡婦開始建造一座富麗堂皇的豪宅。然而不知是何原因,該豪宅直到莎拉死后才竣工,耗時長達38年。建成后這個大宅總是發生無法解釋的怪事,因此被人們稱作溫切斯特神秘屋。 豪宅有160個房間,配有現代化的供熱系統、排水系統、煤氣燈、3部升降機和47個壁爐。還有嵌在地板上的窗戶,樓梯不知通向何處;一扇門打開,卻只有一堵空白的墻。有傳聞稱,莎拉和其他受盡折磨的靈魂仍然在這些房間中游走。 8.蘇格蘭愛丁堡的瑪麗金街 這條鵝卵石鋪成的狹窄小街,在1645年瘟疫蔓延到愛丁堡時被徹底封鎖。傳說有些染了瘟疫的家庭被用磚頭封門,這些人被活活被餓死。2003年,這條小街重新開放,成為旅游景點。因傳聞鬧鬼,所以沒人那愿意在那居住,顯得有些荒涼。前來觀光的游客表示,走在這條街道上時,總感覺到胳膊和腿碰到了什么東西。當地人稱,這可能是一個名叫安妮的女孩的鬼魂。9.西西里島的迪拉瑪·阿比 亞歷斯特·克勞力很可能是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一位魔法師,在1920年被認為是世上最邪惡的人。克勞利曾宣稱希特勒從他身上盜走“卍”字的秘密。迪拉瑪·阿比是克勞力的私人住宅,里面貼滿了色調灰暗詭異的壁畫。據傳聞,克勞力之所以建造這棟房屋是為了享受自由自在的性愛。克勞力的崇拜者、電影攝制者肯尼斯·安戈爾曾為克勞力的這棟房屋拍攝了一部記錄片,然而電影膠片神秘消失。現在這棟房屋儼然是一處廢墟。
10.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 1986年,烏克蘭基輔州普里皮亞特發生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站泄露意外事故。數十萬名的居民被迫撤離,導致城市19英里之內都成為了無人區域。如今廢棄的切爾諾貝利已經被開發成為一個旅游景觀。游客可以看到廢棄的花園中散落在地的玩具,以及餐桌上的報紙。 |東方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
全球最恐怖的監獄!最可怕的5大軍事監獄
關塔納摩虐囚慘劇的曝光,將關塔納摩和美軍一起推上了道德的審判臺。善良的人們也將這個地方視為人間煉獄。事實上,世界上還有不少監獄像關塔納摩一樣特殊,由于關押的都是軍隊犯人,因此那里的情況很難對外公開。
1阿布格里布監獄
本想關押美軍戰俘
巴格達以西40公里處的阿布格里布監獄在薩達姆當政時期由伊拉克國防部控制。據美國官員稱,僅在1984年,阿布格里布監獄便絞死了4000人,其中大多是害怕與伊朗軍隊作戰的逃兵。
阿布格里布監獄占地約280英畝(約1.1平方公里),單是四周的圍墻就有4公里長。圍墻外分布著24個警戒塔樓。監獄由5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被高墻包圍著,還有高高的塔樓負責警戒。薩達姆掌權后,這里主要關押反對他的政治犯、反叛軍官和庫爾德游擊隊戰俘。按照罪行輕重,犯人被分別關押在“開放監區”和“封閉監區”。“封閉監區”里的犯人不允許接受任何探視,斷絕與外界的一切接觸。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1989年。監獄里的牢房都很小,長寬分別只有4米左右,就這樣16平方米的空間里卻關押著大約40名犯人。
2002年,薩達姆宣布為了防范可能發生的第二次美伊戰爭,決定翻修阿布格里布監獄,以便美伊開戰后“有充足的地方關押美軍戰俘”。這項工程在次年春天便停下來,因為美軍只用20天就打垮了薩達姆政權,而伊拉克軍隊在戰爭期間所抓到的美國戰俘連一個排都沒有。隨后,美軍占領當局便把該監獄變成巴格達中央囚禁中心。
2004年4月底,震驚世界的“美軍虐囚事件”就發生在這里。隨后全球媒體都揭露了這一丑惡行徑。該事件也成為美軍發生在伊拉克的最大丑聞。同年5月初,五角大樓承認美軍的審訊方式違反了《日內瓦公約》。不過美軍的行為是受到美國參議院默許的。此前美參議院專門下發過關于審訊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其中規定審訊者可以剝掉犯人的衣服,強迫他們72小時不睡覺,可以擰他們的胳膊,可以往他們的頭上套口袋。這份文件就擺在時任駐伊美軍司令里卡多·桑切斯將軍的辦公桌上。
2興格—興格監獄
賺錢比坐牢還重要
在美軍歷史上,興格—興格監獄所承擔的職能并不只是關押犯人那么簡單,它還承擔大量開礦和生產施工設備等經營性活動。1824年,為了對付軍隊中嚴重的嘩變及開小差現象,美國陸軍在紐約哈德遜河邊修建興格—興格監獄。據檔案記載,興格—興格監獄的位置正好是當時紐約銀礦的開采區。美軍高層顯然打好算盤,將來既可利用犯人開采礦石,賺取利潤,又能防止勞動力逃跑,實在是一舉兩得。
囚犯的無償勞動為美軍創造了巨額利潤,也遭到美國民間人權組織的抗議。他們抵制任何帶有“興格—興格”商標的產品。監獄巧作改動,于1903年注冊了新的“奧西寧”商標,結果取得了成功,商品照樣賣到全世界。
20世紀以后,興格—興格監獄條件得到改善,但囚犯們的內心恐懼反倒更嚴重了,因為監獄里多了一套極為恐怖的刑具—電椅。截至1963年底,興格—興格監獄用同一把電椅處死了613名男女囚犯。這些人中,最著名的當屬1953年處死的世界著名間諜羅森堡夫婦,他們被指控向蘇聯泄露了美國原子彈情報。據軍方稱,興格——興格監獄目前仍關押著約915名囚犯,其中有不少是近年來抓獲的“基地”恐怖分子。該監獄現有750名憲兵、150名保障人員和100名管理人員。
3利文奧特堡監獄
名氣不遜五角大樓
它是美國國防部的主要監獄,位于利文奧特城堡內。該城堡由美軍第3步兵團團長金利·利文奧特于1827年修建。在建成后的30年里,這座城堡成為美軍抗擊印第安人的主要軍事基地。建成后,利文奧特城堡就成為美軍高級戰斗訓練中心之一,從這里走出了許多將軍,其中也包括后來的美軍參聯會主席科林·鮑威爾。
1871年,托馬斯·巴爾將軍致信美國軍事秘書長,要求建造一所專門的軍事監獄。1875年,美國政府出資在利文奧特城堡修建了第—座軍事監獄,專門用于關押陸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國民警衛隊的軍事犯人。監獄投入使用后,只有兩次關押過非軍事犯人。一次是1940年,當時這座監獄沒有完全處于五角大樓的控制之下。另一次在1998年10月,當時美軍在距離軍事監獄5公里處修建一座新工事,從事勞動的都是非軍事犯人,他們白天勞動,晚上被關在利文奧特堡監獄里,直到2002年工事建成。目前利文奧特堡監獄共關押著626名軍事犯人。
在美國,利文奧特堡監獄的名氣一點也不比五角大樓小。2001年,美國導演以這所監獄為背景拍攝了一部膾炙人口的影片《最后的城堡》,由羅伯特·雷德福擔任主演。由他飾演的艾文將軍是位昔日的英雄,他因遭長官陷害而入獄。在面對典獄長濫殺無辜的行為時,將軍率領所有犯人暴動,最終取得勝利。片中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艾文將軍在鼓舞士氣時所說的:“雖然我們已不再是士兵,但我們要開始一場新的戰斗。”
4別爾馬爾什監獄
“冷血”的代名詞
位于倫敦郊區的別爾馬爾什監獄是英國國防部直屬的軍隊司法單位,自1921年建成以來就充當關押軍中不肖子弟和重要戰俘的場所。由于這里曾發生過許多違反人權的歷史事件,英國人普遍將這座監獄看成是“冷血殘忍”的代名詞。1921年,英國治下的愛爾蘭領地發生爭取自由的運動。為了鎮壓這場運動,英國政府特意修建這座監獄,用于對被俘的愛爾蘭共和軍成員實施軍法處置。
別爾馬爾什監獄所在位置原本是一片沼澤地,因此這里總在“鬧鼠災”,衛生條件難以改善。監獄的牢房大樓分別坐落在院子的四個角上,中間是一個廣場。每棟監獄樓都極其堅固,監獄的大門由兩扇電子操控的重型鐵組成。
作為英國五大軍事監獄之首,別爾馬爾什監獄一直負責關押特別重要的囚犯。英國著名的“雙面間諜”湯姆林森因向前蘇聯泄露北約戰略情報而被捕,被關在這座監獄的4號樓1單元19室。考慮到該監獄的安全系數很高,英國政府也樂于將許多刑事犯送到這里服刑,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于英國頭號搶劫犯畢格斯。1963年,畢格斯伙同其他14名犯罪分子,攜帶武器搶劫了約420萬美元,結果被判入獄30年。在被送到普通監獄服刑后,第二年他就逃跑了,隱居在巴西。誰料想這個家伙等到2001年,以為沒有人會算老賬,便大模大樣地回到英國,結果被英國警方抓個正著。為防意外,英國政府干脆將其送進別爾馬爾什監獄,估計畢格斯再想脫身可就困難了。
5列福爾托夫監獄
位于莫斯科“心臟”
如果問世界上哪所監獄所處的地段最值錢,那無疑是俄羅斯的列福爾托夫軍事監獄。這座監獄地處莫斯科市中心,步行不到15分鐘就能到達克里姆林官。長期以來,列福爾托夫軍事監獄的起源一直是個謎。
監獄共有4幢關押犯人的樓房。俯瞰這些樓房,造型如同大寫的字母“K”。這里的牢房多數是10平方米左右的雙人間,三人間很少,單人房間就更少了。每天早晨8點,囚犯們可以乘電梯到上邊放風。上世紀30年代末,蘇聯正處于“肅反”的高潮期,監獄里關押了很多蒙冤的紅軍將領。這些“將軍犯人”最害怕聽到地下室傳出拖拉機的馬達聲,因為馬達聲一響,就意味著有人要被槍斃了。列福爾托夫監獄從建立起就以極其嚴格的管理而著稱。在其歷史上只發生過一次越獄事件:兩名當過海軍陸戰隊員的囚犯藏在污穢不堪的泔水缸里溜走了。這一度使俄政府對軍隊管理監獄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如今,列福爾托夫監獄的每個入口處都安裝了攝像頭,值班員在顯示器上就可以看到過道里的一切,對出入人員進行監控。這所監獄在歷史上根本不允許外人進入,只有在1993年10月監獄召開新聞發布會時,獄方才允許俄羅斯記者進去過一次。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世界上最恐懼的高墻(世界上最恐懼的高墻)”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世界上最恐懼的高墻(世界上最恐懼的高墻)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17803.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最苦流調(中國最苦流調人與形成鮮明對比)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閉門造車打一生肖(閉門造車指的是什么動物 中國最堅強的夫妻(中國感情最好的夫妻) 中國最大的家族墓地3000畝的孔林 原著中有六個女人(電視劇中只愛姜泥) 明朝歷代皇帝在位年數 文殊菩薩保佑什么 迪拜噴泉(迪拜噴泉廣場) 蜥蜴人越來越多了(蜥蜴人存在么) 并不存在(最多只有172畫的字) 無窮的反義詞(無窮無盡的反義詞) 中國最神奇魔芋(有幾種魔芋) 最早起源于美國(早期是尊貴身份的象征) 中國最帥的車子(中國最帥的車的圖片) 中國第一部譯制電視劇70后的童年回憶(戰 囊螢映雪是什么意思(囊螢映雪是什么意思比 可能是吉兆(預示著很快有好消息) 中國哪個行業最值錢(中國哪個行業最值錢的 中國最悲慘皇族(中國九大皇族) 新疆廣西四川都鬧過(都是假的) 被改編為三部電影(其中一起案件已被偵破) 王動WANIMAL大尺度私照爆乳翹臀很撩 夢見地震(夢見地震房子倒塌但是安全躲開) 扁平足可以穿板鞋嗎 陳忠實散文:再到鳳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