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注重什么禮儀(中國最注重禮儀的省份)
xj
2023-04-08
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圣、尊師鄉(xiāng)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儺儀、誕生禮、冠禮、飲食禮儀、饋贈禮儀等
十種禮儀動作是:拱手禮、一拜禮、兩拜禮、三拜禮、叩首禮、執(zhí)手禮、推手禮、交手禮、揖禮、鞠躬禮。
1、拱手禮
在胸前攏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向前推,不躬身。 視距離遠近,可高,不能低于胸。 日常相見禮,送別禮。
2、揖禮
在胸前抱手,輕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用于日常行禮,敬長上,同學(xué)朋友互敬。
3、一拜禮(拜禮)
展臂,至胸前合,攏手。男左手前,女右手前。躬身(30度)。手臂隨腰部動,頭不動。 用于初相見,敬長上,行家禮。只行一個。 常規(guī)大禮。
4、兩拜禮(再拜禮)
展臂,至面部前,攏手。躬身(45度)。手臂隨腰部動,頭不動。 用于向長上行大禮。一般行一個,叫“拜”。最多行兩個,叫“再拜”。
5、三拜禮(再拜額手禮)
立定,挺身,莊重。 “雙手附心。”雙手附在胸腹之間,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疊并,兩肘與手成直線。雙手表示“與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剛健,大恒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載,大包容,大豐富,大付出。兩德兼?zhèn)涠饔酗@。顯德可以因時因境而變化。 “高揖。”雙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額頭前方,兩臂伸直。 “行禮(拜)。”頭、頸、手臂皆不動,腰部下躬,深躬(90度)。 “興。”起身,雙手升至額前。 “再行禮(再拜)。” “興。” “額手。”雙手貼向額頭,再推出。 “三行禮(三拜)。” “興。” “禮成。”雙手復(fù)位,至胸腹間。 用于敬天地祖先先師,特定場合敬父母,行人生大禮。 用于集體行大禮。 大禮站著行要行三個,叫“再拜額手”,相當于古代的“再拜稽首”。
6、叩首禮
古人因為席地坐在小腿和腳后跟上,叫“踞”、“正坐”,行這個大禮很方便。 古人行的最大禮是“再拜叩首禮”。先踞坐下去,挺直身,臀部不要離開小腿,也就是不要跪起來。先行拜禮,行兩個。拜禮的動作是,雙手在額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地面,身子隨手臂前傾。行第三個禮時,兩手下行,分開,手心向上。躬身,手背貼在側(cè)前方地面上,額頭叩至地面。第三個禮儀動作也可以雙手不分開,額頭叩至手心。這三個禮儀動作表示越來越敬。今人可以再拜叩首,也可以只行一個叩首禮。站著行就是“再拜額手禮”和“額手禮”。三,表示多,再多也還是三。 只用于特定大禮,如敬天敬地敬祖先,特定場合敬先師,特定場合敬親生父母輩祖輩,結(jié)婚那一天夫妻對拜。不可以隨便行。隨便行是褻瀆禮儀,褻瀆對方。
7、執(zhí)手禮
雙手平伸并出,晚輩手心向下,長輩手心向上,長輩握住晚輩的手。長輩可以坐著,執(zhí)晚輩之手。 家庭禮儀。結(jié)婚時夫妻禮儀。
8、交手禮
僅用于生向孔夫子行拜師禮時,師代孔夫子還禮。孔子像上,孔夫子用的是這個還禮動作。雙手在胸前交叉疊并,推出,平示。 師不能隨便還這個禮。
9、鞠躬禮
垂手,躬身。鞠躬幅度可大可小,越下越敬。 頷首、躬身,長者用于還禮。
10、附手禮
雙手附胸腹間,上手男左女右。 行大禮前站姿,升國旗站姿。表示誠意正心。 握手、揮手、擺手、招手、擁抱、起身、鼓掌、點頭、躬身、應(yīng)答、微笑、示請、示讓,也是禮儀,屬于“儀”、“貌”的范疇。 以上禮儀動作看似復(fù)雜,而平常只用朋友間平等對等的拱手禮和敬長的一拜禮。對方怎么行,自己怎么還,很簡單。 禮的規(guī)則是有來有往,雙向?qū)Φ取⒂行蛴形弧Ψ叫卸Y,必須還禮。無論地位多高,輩份多長,都要還禮,否則就是失禮和無禮。應(yīng)答、點頭、躬身,都是還禮。 給天地祖先先師行禮,天地祖先先師不還禮。因為他們一直在對我們“施禮”,我們只是在還禮,報答。 禮儀動作根據(jù)禮儀的兩個基本價值規(guī)則和禮義而生而定。以上只是基本規(guī)范。禮儀動作可以有變化。各地文化、風(fēng)俗、習(xí)慣不同,禮儀動作也有差異。有基本定式,又有不同,才能區(qū)別,才能適宜。日本、韓國、其它儒教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qū),保留有儒教文化傳統(tǒng),都是儒教文化的支脈。按自己的傳統(tǒng)行禮,這樣就有別有位了,適宜了。中國大陸地區(qū),禮儀被君權(quán)弄到極端,如今業(yè)已中斷,要回到周禮的本原,結(jié)合西方文化的成果,制定禮儀,接通古今中外。各地實行起來還可以有差別。 新禮繼承古禮,禮儀動作拉開人的距離,使互敬。同時發(fā)展變化,順應(yīng)人心,拉近人的距離,增加“執(zhí)手”禮,使互愛。通兩得中合宜。 禮儀動作一改卑下之相,乾德剛毅正大,坤德典雅尊貴。行禮人乾坤合德。
[img]中國四大禮儀是什么中國四大禮議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 。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之稱,“禮”在社會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zhàn)有禮等等。這里的“禮”包含了禮制的精神原則與禮儀行為兩大部分,禮義是禮制的精神核心,禮儀制度是禮義精神的外在表現(xiàn),二者關(guān)系密切。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禮儀擇要介紹:
行走之禮
在行走過程中同樣注意人際關(guān)系的處理,因此有行走的禮節(jié)。古代常行“趨禮”,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一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對尊者表示禮敬,這就是“趨禮”。行走禮儀中,還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門”的原則,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間,應(yīng)該靠邊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門中間。這樣既表示對尊者的禮敬,又可避讓行人。
見面之禮
人們?nèi)粘R娒婕纫獞B(tài)度熱情,也要彬彬有禮。如何與不同身份的人相見,都有一定的規(guī)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禮。拱手禮是最普通的見面禮儀,方式是雙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內(nèi),左手加于右手之上)舉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進門與落座時,主客相互客氣行禮謙讓,這時行的是作揖之禮,稱為“揖讓”。
作揖同樣是兩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時低頭,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禮在日常生活中為常見禮儀,除了上述社交場合外,向人致謝、祝賀、道歉及托人辦事等也常行作揖禮。身份高的人對身份低人的回禮也常行作揖禮。社會對至尊者還有跪拜禮,即雙膝著地,頭手有節(jié)奏觸地叩拜,即所謂叩首。現(xiàn)今跪拜禮只在偏遠鄉(xiāng)村的拜年活動能夠見到,一般不再施行。在當今社會人們相見,一般習(xí)用西方社會傳入的握手禮。
入坐之禮
社會禮儀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種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規(guī),如果盲目坐錯席位,不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會為失禮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種席次,最好的辦法是聽從主人安排。室內(nèi)座次以東向為尊,即貴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東席上作陪。
年長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輩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規(guī)矩是,飲食時人體盡量靠近食案,非飲食時,身體盡量靠后,所謂“虛坐盡后”。有貴客光臨,應(yīng)該立刻起身致意。
飲食之禮
飲食禮儀在中國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們以“以饗燕之禮親四方賓客”,后代聚餐會飲也常常是一幕幕禮儀活劇。迎賓的宴飲稱為“接風(fēng)”、“洗塵”,送客的宴席稱為“餞行”。宴飲之禮無論迎送都離不開酒品,“無酒不成禮儀”。
宴席上飲酒有許多禮節(jié),客人需待主人舉杯勸飲之后,方可飲用。所謂:“與人同飲,莫先起觴”。客人如果要表達對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謝意,也可在宴飲的中間舉杯向主人敬酒。在進食過程中,同樣先有主人執(zhí)筷勸食,客人方可動筷。所謂:“與人共食,慎莫先嘗”。古代還有一列進食規(guī)則,如“當食不嘆”、“共食不飽、共飯不澤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營造和諧進食、文明進食的良好氛圍。
拜賀慶吊之禮
中國自古是一個人情社會,人們相互關(guān)懷、相互體恤,在拜賀慶吊中有許多儀禮俗規(guī)。拜賀禮一般行于節(jié)慶期間,是晚輩或低級地位的人向尊長的禮敬,同輩之間也有相互的拜賀。如古代元旦官員朝賀,民間新年拜年之禮。
行拜賀禮時,不僅態(tài)度恭敬,口誦賀詞,俯首叩拜,同時也得有賀禮奉上。慶吊之禮,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經(jīng)歷誕生、成年、婚嫁、壽慶、死亡等若干階段,圍繞著這些人生節(jié)點,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禮儀。子孫繁衍是家族大事,誕生禮自然隆重?zé)狒[。嬰兒滿月時,親戚朋友紛紛上門恭賀,并饋贈營養(yǎng)食品與幼兒鞋帽衣物。
小孩長大成人時要行成年禮,成年禮在中國社會稱為冠笄之禮。男子20歲行加冠禮,重新取一個名號,表示該男子具有了結(jié)婚、承擔(dān)社事務(wù)的資格。女子15歲行綰發(fā)加笄禮,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齡。現(xiàn)代成年禮的年齡在18周歲,學(xué)校舉行集體的成年宣誓儀式,強調(diào)青年人的成年意識。婚嫁是人生的大事,社會十分看重。婚禮有六道程序,所謂“周公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宋代簡化為納采、納幣、親迎三禮。婚禮的高潮在親迎,新郎要到女家親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婦拜堂之后入洞房,行結(jié)發(fā)禮與合巹禮。大婚之日,親友紛紛前來恭賀,主人要大宴賓客。壽誕禮,一般在四十歲以后開始舉行。
生日那天有慶生儀式,親友送壽禮致賀。最后一道人生儀禮是喪禮,誰也逃脫不了。中國人重視送亡,喪禮發(fā)達。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親戚朋友都來吊唁熱鬧。為了表示哀悼心情,人們要奉上挽聯(lián)、挽幛或禮品、禮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內(nèi)入殮安葬。拜賀慶吊之禮顯示了人們相互扶助的社會合作精神與社會團結(jié)的氣象。
中國人的禮制精神是親親愛人,禮儀原則是自卑尊人。在與人交往時要放低姿態(tài),謙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贏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結(jié)交比他地位低的人會得到很好的社會效果,“若要好,大敬小”。
并且敬人不僅是禮貌的姿態(tài),或僅為禮儀性的表示,而是要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他人的尊重。如果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恭敬,禮節(jié)就成為了虛套,這就不符合的禮義標準。禮俗中誠敬謙讓,和眾修身的禮義原則在當代社會仍然值得提倡。當然現(xiàn)在我們對禮俗的繼承是一個復(fù)雜問題,需認真辨析,擇善而從。
禮的功用是:禮生敬,敬生情,敬情生神圣。禮生之敬,可移于工作、學(xué)習(xí)、待人,敬業(yè)、敬事、敬人、受敬,人是一流人。人失去了禮儀、儀式,也就沒有了敬,凡事皆不敬,成了二流三流人。祖先的禮儀動作,先使人生敬。握手只能生情,不能生敬。
擴展資料: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正所謂有禮儀之大謂之夏,中國的禮節(jié)與儀式。中國禮儀以周為最,中國古代一般推行周禮。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
實際上禮儀也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祀先師、先王、圣賢;鄉(xiāng)飲、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儺儀、誕生禮、冠禮、飲食禮儀、饋贈禮儀等
1、儀表容貌。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xí)慣,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后勤刷牙,經(jīng)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
2、言談舉止。跟別人說話要用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現(xiàn)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xiàn)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要努力養(yǎng)成使用敬語的習(xí)慣。
態(tài)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diào)要平和沉穩(wěn)。交談時要正視對方、認真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還要注意站姿和坐姿。
3、公共場合要注意秩序,不大聲喧嘩、不插隊。比如在電影院和圖書館里,萬不可大呼小叫,笑語喧嘩,演出結(jié)束后應(yīng)有秩序地離開,不要推搡身前的人。乘公共汽車要主動給兒童、老人及病殘者讓座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禮儀
中國禮儀注重什么?中國號稱“禮儀之邦”,禮節(jié)之多之全可謂是冠絕天下,舉凡宇宙之大、蒼蠅之微,只要人類生活中所能碰見之事,具體到衣食住行、生死嫁娶等,無不有一套周全完備的禮節(jié)。禮的要求很多,在生活中,父子間要“上慈下孝”,兄弟間要“兄友弟恭”,夫妻間要“相敬如賓”,朋友間要“謙恭禮讓”,鄰居間要“守望相助”,等等。
對大多數(shù)中國人來說,禮不可廢,禮是一種美德,少了禮節(jié),便是道德敗壞。前幾天,鄰居的一位阿姨來串門,閑談中,她說起自己女兒忤逆不孝。我當時嚇了一跳,她的女兒我是見過的,那時她還沒有出嫁,是一個漂亮活潑的女孩,待人溫柔有禮。她是她母親最小的孩子且是唯一的女兒,與母親自然很親熱貼心。這樣的一個女孩,我倒是想象不出怎么會對母親不孝。于是我問她女兒如何不孝,她說女兒除夕沒有上門給她拜年送紅包,只是大年初一打了一個電話,讓她心里很不舒服。我恍然大悟,原來她老家的風(fēng)俗是,嫁出的女兒理應(yīng)趕在年內(nèi)回門拜年。我問她,你女兒知道這些俗禮嗎,她想了想才說,她就算不懂也該問我呀。我啞然。
二
禮節(jié)者,顧名思義,謂有禮有節(jié)。有禮即講禮貌,待人要有恭敬的態(tài)度;有節(jié)是守規(guī)矩,行事要有節(jié)度,不可過之,亦不可不及。
既要講禮貌,就應(yīng)該有個樣子,不管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情假意,反正這個“貌”是必須要有的。只要表面畢恭畢敬,哪管你滿肚子的惡毒心腸。王熙鳳對老祖宗小兄弟,姑娘妯娌等可是一個個禮數(shù)周到,友善親熱,盡管潑辣,禮卻不失。且不說她如何暗施毒計害尤二姐,能在表面上做出一副親熱友愛的樣子來,這份功力已不可小覷。
小時候看電視,看到皇帝杖責(zé)臣子,臣子卻還叩頭謝恩,那時候覺得很奇怪,如今懂了。皇恩浩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算皇上要把你下獄處死,你還是要謝主龍恩,何況只是打上幾板子。謝就謝吧,謝一謝恩也是應(yīng)該的,畢竟只是杖擊不是上菜市口;上菜市口也要慶幸只是砍頭不是凌遲,也算是極大的恩典了。最重要的是不要廢了禮數(shù)規(guī)矩。在心里,你盡可罵遍皇帝的祖宗十八代。
中國崇尚中庸之道,禮還有個節(jié)度,規(guī)矩一套一套的,做什么事該用什么樣的規(guī)矩,那是絕對出不得差錯的。祭祀該殺幾頭牛幾只羊,送禮該送幾匹布幾匹絹,這些都是有學(xué)問的,萬萬馬虎不得。
三
中國的禮節(jié)傳統(tǒng)源遠流長,且與政治密不可分。從周公制禮樂起始,禮節(jié)就已不僅僅是人的一種美德,而成為一種不可逾越的行為規(guī)范,只有合乎“禮”的才是合理的,否則便是大逆不道。到了孔夫子,更是強調(diào)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這個“禮”,其實便是維護倫理道德、社會秩序的規(guī)范。有禮,臣子百姓便不敢犯上,天子可穩(wěn)坐寶位,至于禮崩樂壞,往往起自統(tǒng)治者的荒淫無道,這是無可奈何,誰叫自己訂的規(guī)矩自己帶頭破壞,可也怨不得誰了。天子犯法,尚與庶民同罪,何況這種事關(guān)禮制的大問題呢。
禮節(jié)可以表示出尊卑關(guān)系,并被當作是社會秩序的基礎(chǔ)。據(jù)說光緒年間,外國人送給慈禧一輛汽車,慈禧只坐了一回,就再也不肯坐了,因為她覺得讓一個車夫坐在她前面是對她不敬,壞了禮數(shù)。這只是一個笑談,從中卻可照出部分中國人的心態(tài)。
中國人的禮節(jié)觀念根深蒂固,禮節(jié)甚至比身家性命都還重要。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中的祈老太爺,不是在對待侵入者時還講究禮數(shù)周全嗎?禮節(jié),已成為他們生命的一部分,身可死,禮卻不可廢,這種精神,也足以標榜功德了。
四
西方人很難理解中國的禮節(jié),雖然他們也有一套繁縟的禮儀,但卻只用在宮廷和外交場合。中國人則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把禮節(jié)運用得爐火純青。比如說兩個人同進一個門,一個伸手說:“請。”另一個忙退后伸手說:“豈敢,還是您先請。”如此雙方推讓幾番,最后二人攜手同進。
中國有一句老話:禮多人不怪。要說中國的禮節(jié),可也到了繁瑣僵硬的地步了。莫說經(jīng)典中保存著“禮儀三百,威儀三千”,除了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外,禮節(jié)還因時、因地、因人而表現(xiàn)形式有差異。但有一點對所有重視禮節(jié)的人來說都毫無例外,那就是要顯示出自己的確是懂禮節(jié)的
中國四大禮儀中國四大禮議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 。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之稱,“禮”在社會無時不在,出行有禮,坐臥有禮,宴飲有禮,婚喪有禮,壽誕有禮,祭祀有禮,征戰(zhàn)有禮等等。這里的“禮”包含了禮制的精神原則與禮儀行為兩大部分,禮義是禮制的精神核心,禮儀制度是禮義精神的外在表現(xiàn),二者關(guān)系密切。
擴展資料:
禮儀發(fā)展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儀對于我們炎黃子孫來說,更多的時候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教養(yǎng)和品位.真正懂禮儀講禮儀的人,絕不會只在某一個或者 幾個特定的 場合才注重禮儀規(guī)范,這是因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化的細節(jié),早已在他們的心靈的歷練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
所以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以最恰當?shù)姆绞饺ゴ私游铩_@個時候“禮”就成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禮儀是人際關(guān)系中的一種藝術(shù),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禮儀是人際關(guān)系中必須遵守的一種慣例,是一種習(xí)慣形式,即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一種習(xí)慣做法。
禮儀對規(guī)范人們的社會行為,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促進人類社會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稱呼
1、初見面之人問姓,曰貴姓,問名,曰臺甫。自說姓曰敝姓某,說名曰草字某某。
2、有親戚世交者,應(yīng)各以其名分彼此相稱。普通稱人曰先生或某兄,自稱曰弟。老者長者,稱曰老先生,自稱曰后學(xué),或稱自名。
3、稱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向人稱自父母,曰家嚴,曰家慈。見朋友之父,稱老伯,母稱伯母,自稱晚或侄。
4、稱人之祖,曰令祖公,祖母曰令祖太夫人。向人稱自祖曰家祖。祖母曰家祖母。見人之祖父祖母,稱太老伯,太伯母。自稱己名即可。
禮儀動作
拱手禮、一拜禮、兩拜禮、三拜禮、叩首禮、
執(zhí)手禮、推手禮、交手禮、揖禮、鞠躬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禮儀
以上就是網(wǎng)站小編空城舊憶據(jù)網(wǎng)絡(luò)最新關(guān)于“中國最注重什么禮儀(中國最注重禮儀的省份)”報道資料整理發(fā)布相關(guān)事件細節(jié)!轉(zhuǎn)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中國最注重什么禮儀(中國最注重禮儀的省份)
本文地址:
/shijiezhizui/12262.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上最廢棄的星球(世界上最廢棄的星球是什么)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魏瓔珞的真實相貌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大海撈針歇后語(大海撈針歇后語下一句是什 不外如是是什么意思(不外如是是貶義詞嗎) 帶有濃濃中二風(fēng)的一個人(霸道總裁語錄頻出 世界上最牛哥斯拉照片(世界上最兇猛的哥斯 中國最日本(中國最日本的城市) 全球科技股大跌 中國最男的(中國哪個男的最帥) 中國最漂亮的晚裝(中國最漂亮的晚裝店) 俄羅斯有什么貓咪品種(藍貓最為著名) 白鹿被爆將替代景甜出演沉香如屑女主經(jīng)紀人 舅舅世界上我最棒(世界上最好看舅舅的男人 名(名姝) 塞外邊疆的意思(塞外邊城指的是哪里) 有好事將近的意思 海明威為什么自殺 中國最搶手的建筑(中國最搶手的建筑公司) 金榜題名是什么生肖(金榜題名是什么生肖數(shù) 悶悶不樂的拼音(悶雷滾動的拼音) 雙魚女(雙魚女和天蝎男) 世界上不安全的人 兩人結(jié)婚25年不生子但依舊甜蜜如初 弄死一只蜘蛛沒什么后果 姚玉忠盜的最大的墓(姚玉忠盜墓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