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轟動中國十大懸案(中國5大懸案)
xj
2023-07-11
.老子的出關之謎
有史實記載,老子曾西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強而著書,留下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經》。而后就騎著一頭大青牛,繼續西行,則沒了消息。這個引起很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興趣,則至今沒有得出很確鑿的證據。有人說出散關,經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說老子到印度傳教,教出了釋迦牟尼這樣的大弟子。歷代不少人認為此說只是道教為了抬高自己貶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來的。而有人說晚年的老子在甘肅臨洮落腳,為歸隱老者教煉內丹,養生修道,得道后在臨洮超然臺“飛升”。而又有人胡亂猜測,說那時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導之意外身亡。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東歸。《莊子·天道篇》有一段記載,敘說了老子離職后便離開周室而“歸居”了。老子的故鄉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縣,離孔子所在的曲阜不遠。孔子還曾拜訪過老子,也就是傳說中的“孔子問禮”。這件事不論是在《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還有在儒家著作《禮記·曾子問》中都有記載,說明老子退隱后東歸的說法比較可靠。
2.西施的生死之謎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國第一位女間諜。而做為越之功臣,吳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結局如何,則眾說紛紜。有人說被勾踐沉江,《墨子·親士》篇就說:“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太平御覽》引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中有關西施的記載說:“吳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隨鴟夷以終。”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鴟夷”,就是皮袋。在后人的詩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隱的《景陽井》詩云:“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皮日休《館娃宮懷古》詩:“不知水葬歸何處,溪月灣灣欲效顰。”這說明在唐代,人們是認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說法的。
這與上述記載相同。而民間傳說較多的是被越國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越絕書》卻如此記載:“吳亡后,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在《史記》這部具有權威性的史書里,盡管有范蠡的詳盡記載,卻找不到有關西施的只言片語,難解的謎團讓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說被仇恨的吳國人民亂棍打死,至今史學界也沒有統一的結論。
3.徐福的東渡之謎
秦始皇并吞六國,統一全國后,位高權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長生長壽,后來聽人說東海上有蓬萊仙鳥,那里有服后可以長生的靈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東渡大海,后來秦始皇至死也沒盼來徐福的消息。徐福到底去了那里呢?有人說那時航海技術差,碰到大風浪,全部覆沒。而史籍中最早記載徐福史事的是司馬遷,可是沒有講明徐福浮海到了何處。后人以為是臺灣或琉球,也有說是美洲,但大多數認為是日本。最初提出徐福東渡日本的是五代后周和尚義楚。稱:“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今人物一如長安。……又東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萊’……徐福至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
義楚稱這一說法來自日本和尚弘順。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也認為徐福東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獻詩,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清末駐日公使黎庶昌、黃遒憲等人,都參觀了徐福墓,并詩文題記。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淵源》中說,戰國先秦時期,中國東南沿海民眾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領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隊,“徐福入海東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衛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國考》,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開國者神武天皇仲田玄,并認為他是顓頊之后徐駒王29世孫。臺灣學者彭雙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書,進一步充實衛挺生的觀點。
至今日本保存著不少徐福活動的遺跡,如和歌山縣徐福和他的傳員七人墓、徐福宮,九洲島佐賀縣“徐福上陸地”紀念碑、徐福的石家、徐福祠,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有些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日本只是傳說,找不到可靠的歷史文獻來證明。更有人認為,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是日本10世紀左右的產物,并非最先由中國人提出來的。徐福當時到的只是渤海灣里的島嶼,他在日本的事跡、遺跡、墓地,均屬后人虛設。另外,又有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是歷史事實,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回為徐福東渡的時間與美洲瑪雅文明的興起相吻合,而日本與中國大陸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費巨資,數年才能抵達。人海茫茫,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4.楊貴妃生死之謎
楊貴妃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位絕代佳人。她那傳奇的一生曾觸發無數騷客文人的才情,為之吟詩作賦。然而,這位國色天香的美女究竟歸宿如何呢?史書記載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陽淪陷,潼關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狽地與眾臣逃跑,其愛妾楊貴妃死于馬嵬驛。可是,文人賦詠與史家記述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因此楊貴妃的最后歸宿,至今還留下許多疑問。
一種觀點認為,楊玉環或許死于佛堂。《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為由,強烈要求賜楊玉環一死,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后只得下令。楊貴妃“遂縊死于佛室”。
也有人認為,楊貴妃也可能死于亂軍之中,這可從一些唐詩中的描述看出。杜牧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張佑的“血埋妃子艷”、溫庭筠的“返魂無驗青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很多詩句,都認為楊貴妃被亂軍殺死于馬嵬驛,而不是被強迫上吊而死。一些人稱,楊貴妃之死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說她實際上是吞金而死。這種說法只出現在劉禹錫所作的《馬嵬行》一詩。還有一種說法是,楊貴妃沒有死在馬嵬驛,只是被貶為庶人,并被下放于民間。俞平伯先生在《論詩詞曲雜著》中對白居易的《長恨歌》以及陳鴻的《長恨歌傳》作了考證。他本人認為白居易的《長恨歌》、陳鴻的《長恨歌傳》之本意,蘊含著另一種意思。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楊貴妃最后逃亡到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譯叢》第五期,張廉譯自日本《中國傳來的故事》一文說,當時馬嵬驛被縊死的,乃是個侍女。禁軍將領陳玄禮為貴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附近揚帆出海,經海上漂泊,輾轉來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終在日本安度晚年。但其生死情況究竟如何,至今仍令人難解。
5.宋太祖暴死之謎
趙匡胤于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宋史·太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也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于萬歲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傳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為歷史留下了又一樁懸案。一種意見是,宋太宗“弒兄奪位”。持此說的人以《續湘山野錄》所載為依據,認為宋太祖是在燭影斧聲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當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靈柩前即位,實難脫弒兄之嫌。蔡東藩《宋史通俗演義》和李逸侯《宋宮十八朝演義》都沿襲了上述說法,并加以渲染,增添了許多宋太宗“弒兄”的細節。
另一種意見認為,宋太祖的死與宋太宗無關,持此說的人引用司馬光《涑水紀聞》的記載為宋太宗辯解開脫。據《涑水紀聞》記載,宋太祖駕崩后,已是四鼓時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趙德芳人宮,但使者卻徑趨開封府召趙光義。趙光義大驚,猶豫不敢前行,經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進宮。據此,太祖死時,太宗并不在寢殿,因而不可能“弒兄”。畢沅《續資治通鑒》即力主這一說法。還有一種意見,雖沒有肯定宋太宗就是弒兄的兇手,但認為他無法開脫搶先奪位的嫌疑。在趙光義即位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一系列的反常現象,即據《涑水紀聞》所載,宋后召的是秦王趙德芳,而趙光義卻搶先進宮,造成既成事實。宋后女流,見無回天之力,只得向他口呼“官家”了。
《宋史·太宗本紀》也曾提出一串疑問:太宗即位后,為什么不照嗣統繼位次年改元的慣例,急急忙忙將只剩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既然杜太后有“皇位傳弟”的遺詔,太宗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趙廷美,使他郁郁而死?太宗即位后,太祖的次子武功郡王趙德昭為何自殺?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后為“開寶皇后”,但她死后,為什么不按皇后的禮儀治喪?
上述跡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繼統,后人怎么會不提出疑義呢?近世學術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確實死于非命,但有關具體的死因,則又有一些新的說法。一是從醫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太祖死于家族遺傳的燥狂憂郁癥。一說承認太祖與太宗之間有較深的矛盾,但認為“燭影斧聲”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發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際,調戲其寵姬花蕊夫人費氏,被太祖發覺而怒斥之。太宗自知無法取得胞兄諒宥,便下了毒手。縱觀古今諸說,似乎都論之有據,言之成理,然而有關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確鑿無疑的材料。
6.明建文帝生死之謎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榮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時,皇宮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有關惠帝已經出逃的傳聞頗多,明成祖對此總是不放心,這件事也幾乎成為他的一塊心病。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樁爭訟不決的歷史懸案。綜合各家說法,主要有“焚死”說和“逃亡”說兩種。
一種說法認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據永樂年間修撰的《明太祖實錄》中記載,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征戰,燕王獲得全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統領大軍開進南京金川門。當燕王軍隊進入皇宮時,宮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沒了蹤影。與此同時,建文帝所使用的寶璽也毫無蹤影。正史記載建文帝死于宮中的大火中。《太宗實錄》卷九記載:“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癡耶!吾來為扶翼不為善,不意不諒而遽至此乎!’……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仁宗朱高熾御制長陵后碑也說,建文帝歿后,成祖備以天子禮儀殮葬。成祖后來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說:沒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縱火自殺。但是,太監在火后余燼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馬皇后與太子朱文奎的遺骸,建文帝是活是亡無從得知。燕王為讓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墳墓在什么地方,無人可知。明末崇禎帝就曾說過:想給建文帝上墳,卻不知在何處。另一種說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時,建文帝曾想自殺,但在其親信說服下,削發為僧,從地道逃出了皇宮,隱姓埋名,浪跡江湖。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死后葬于京郊西山。
朱棣登位后,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對他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處訪問。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員中,有不少錦衣衛士,這顯然就是用于暗中察訪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頒布《僧道度牒疏》,將所有僧人名冊重新整理,對僧人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調查。從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起,還派人以尋訪仙人張邋遢為名到處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
民間傳言中,在許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蹤跡與傳說。有的說建文帝先逃到云貴地區,后來又輾轉到了南洋一帶,直到現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為鼻祖。也有現代學者認為,當年建文帝潛逃后,曾藏于江蘇吳縣黿山普濟寺內,接著隱匿于穹窿山皇駕庵,于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至于建文帝的下落到底如何,以上兩種說法都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7.李自成的生死之謎
李自成,陜西米脂人。他家境貧寒,但有勇有謀,大仁大義。他當過驛卒,當過邊兵,最后加入了反明的農民起義軍,南征北戰,不斷壯大,幾十萬大軍所向披靡,終于推翻了政治腐敗、經濟崩潰、搖搖欲墜的明王朝。但因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李自成領兵退出北京,轉戰河南、陜西、湖北等地,最后不知所終。有人說李自成在九宮山遇難。《明史》的結論是,自成已死,尸朽莫辨。
它的根據是,當時追擊李自成的清朝靖遠大將軍阿濟格給朝廷的報告說,李自成兵盡力盡,僅帶親信20人,竄入九宮山中,被村民圍困,無法脫逃,自縊而死。他派人前去驗尸,而尸體已經腐爛,無法辨認了。還有一個根據是,南明王朝駐湘將領兵部尚書何騰蛟給唐王的報告稱,他的部眾已將李自成斬于九宮山下,只是丟了首級。但是,這個“遇難”說卻難以令人相信。因為李自成雄才大略,驍勇非常,一直是官府的死敵。
無疑,他是清王朝或南明王朝統治者心目中的大患,他的生死絕對是當時的重大事件。而阿濟格報告中說是“尸朽莫辨”,純屬浮夸不實,清王朝怎能相信?何騰蛟的報告簡直就是馬后一炮,謊報戰功,南明王朝也不會相信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退居湖湘時,他的手下還有40余萬兵馬,駐九宮山一帶至少也有數萬人,說他僅帶20名親信與事實明顯不符。況且,如果李自成真的被殺,他的幾十萬大軍豈能善罷甘休?九宮山能平靜嗎?
然而,事實上,當時九宮山很平靜,那幾十萬大軍也很平靜。那么,為什么有“遇難”說,而且在民間廣泛流傳?據推測,這是李自成與其部下放的煙幕彈,一個緩兵之計。一方面,揚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對這支大軍的敵意,下一步可能聯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為,心腹之患已除,放松警惕,一旦時機成熟,李自成可東山再起。也有人說李自成在夾山寺隱居。據說,清朝初年,即將上任的云南同知張瓊伯在赴任途中,游訪石門夾山寺,與寺中方丈談古論今,頗為投緣,相見恨晚,視為知己。幾年后,他又重訪夾山寺,方丈已死。
悼念之中,方丈的徒弟告訴他:那方丈就是威震天下的闖王李自成。在九宮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將孫某。乾隆初年,澧州知州何某親赴夾山寺調查李自成的下落,在寺中他親眼見過一幅李自成的畫像,據稱,叫“奉天玉和尚”。 1981年,在石門夾山寺發現了奉天玉大和尚墓。據考查,在一個瓷壇中盛的遺骨,與李自成身材相近。墓中陪葬物與李自成家鄉陜西米脂縣的習俗相同。但這一說法仍有不同意見。
有人說,奉天玉大和尚墓等的發現,只能說明石門夾山寺確實有奉天玉大和尚這個人,并不能證明奉天玉大和尚就是李自成。又有人說,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傷失明,但李自成畫像卻雙目炯炯有神,以此證明,奉天玉不是李自成。因而,李自成隱居于夾山寺一說,也成不了定論。李自成的生死之謎至今仍成為史學家探討不休的事。
[img]中國十大迷案有哪些第一名:白寶山
此案被公安部列為1996年1號案件。
此案被公安部列為1997年中國十大案件之首。
此案被國際刑警組織列為1997世界第三要案。
此案轟動了北京,轟動了新疆,轟動了警界軍界,震動了國務院、**,影響遠達海外。
此案主犯白寶山,持有“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八一”式自動步槍、“五四”式手槍,先后殺害軍人、警察和無辜群眾15人,擊傷15人,并在獄中殺害2人。其犯罪手法之殘忍,令人發指。
第二名:雷國民
雷國民,安徽省桐城市人,1992年至2001年上半年,先后流竄于廣東、云南、福建、江西、吉林、安徽、江蘇等省,采用暴力、脅迫等手段實施搶劫作案15起,共殺死20人、重傷4人、輕傷2人,劫得金首飾9件、摩托車2輛、港幣10萬元、人民幣353.6萬余元;另外,他在江西瑞昌作案時還XX幼女一名。
第三名 東北二王
“二王”是沈陽人,名王宗方、王宗瑋,為兄弟二人。“二王”案發后逃脫后,中國公安機關為抓捕“二王”,鄂、湘、贛、皖、豫等南部重點省組織了大規模的調查、追蹤。9月13日二人在江西廣昌縣被發現,當地軍警配合,于1983年9月18日將“二王”擊殺。后經法醫檢驗,二人胃里空空。至此,二人共潛行7月有余,橫行半部中國,捉拿的廣告遍布大街小巷。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洗禮的平日作威作福的中國公安人員,由于“二王”二人,并且只是二人,竟不得公開身穿制服,只得便衣,實為公安界的奇恥大辱。
第四名 魏振海
在民間,有兩個著名的越獄故事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一是在新疆沙漠中服刑的一個老兄,此人接到家里的電報,老父去世,為了奔喪,此人摘了8個大南瓜,用一片門板拖著它們作為全部給養,走出了從未有人走出過的沙漠無人區。回到家里,給老父送完了葬,然后乖乖被趕來的警察銬走。
第五名 張君
狙擊手的槍法!特種兵的身手!鐵腿無敵的武術高手!強大的組織能力!殺人不眨眼的本事!韋小寶般的泡妞本領!
曾縱橫數省8年,犯案十余起,殺死、殺傷近50人的張君團伙在2000年9月被警方打掉――臨死之前,張君曾經叫囂,自稱乃是全國個人素質最高的匪徒。張君的驕傲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從犯罪的角度看,他具備鹿憲洲團伙作案的迅猛凌厲的特點同時避免了思路上的單一,繼承了白寶山優良火力的同時也注重了實戰第一――張君團伙使用的54手槍和79輕沖通用51手槍彈,這已經是很高的層次了。反面例子比如臺灣第一悍匪張錫銘大俠,ak和m4渾用,看著倒是東西方武器匯集威風得緊,若是哪天晚上若是在被窩里被警察打了埋伏,黑燈瞎火臨起一條槍抓把子彈就跑――到了光亮處一看,拿著ak的槍,抓著5點56的北約彈,那才是氣得要吐血。
張君手下擁有一只精干高效的團隊,在不斷的作案中,這只罪惡的隊伍不斷發展,在這瘋狂的擴張過程中,這只隊伍的素質下降,最終走入了末路。
第六名 謝先榮
10月12日下午5時許,湖北天門市張港鎮附近的漢江江面上,數百名荷槍實彈的公安干警,悄然向一艘漁船集結。當包圍圈形成后,干警向漁船喊話。突然,“砰”的一聲,船上一名男子向我干警射擊。在公安干警密集的火力下,那名男子在槍戰中落水。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搜捕,晚10時左右,從江水中打撈出一具尸體。
13日凌晨經DNA鑒定,此人正是公安部A級通緝犯、震驚全國的“9?29”特大搶劫殺人案兇犯謝先榮。
惡匪持槍搶劫殺人 警方四小時鎖定疑兇
9月29日上午7時50分,中國工商銀行潛江市廣華支行一輛運鈔車運款至位于江漢油田向新小區的向新儲蓄所。車剛停下,向新儲蓄所業務員任玉英開門接款。突然,一名持槍歹徒從運鈔車后面竄出,直接向任玉英開槍射擊,隨后又向運鈔車內的押款人員一陣掃射。任玉英和車上兩名押款員方以安、楊少華當場死亡,另一名銀行業務員張楠身中數槍,倒在血泊之中,后經搶救無效死亡。
第七名:萬光旭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中國版!持槍頑抗,37名參戰公安武警被打死5名、重傷致殘6名...
這是一次驚天地、泣鬼神的戰斗。這是一次正義與邪惡的較量。這是一次生與死、靈與肉的考驗。在槍林彈雨中,浴血奮戰的公安、武警5人壯烈犧牲,6人身負重傷,3名無辜群眾慘遭殺害。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槍戰,集持槍殺人、搶劫、綁架于一身,兇殘、狡詐、作惡多端的[過濾的內容]頭目萬光旭被我英勇無畏的公安、武警當場擊斃。
在江西萍鄉市城北18公里處,有一個4000多米長的溶洞,這就是號稱“天下第一洞”的龍洞。相傳很久以前,有條兇惡的龍在此興風作浪,妄想變江西為澤國。神通廣大的許真君——許遜立志為民除害,與孽龍鏖戰于楊岐山區,鎮龍于洞內。
第八名 董雷
發生在九七年歲末的古城西安,灃河派出所老張赴陜西辦案,途遇車禍,因搶救旅客失血過多而暈倒,隨身攜帶的**手槍不翼而飛。
西安市**八處(刑事偵查處)受命偵破,在風雪嚴寒的艱難追蹤中,線索撲朔迷離、頭緒萬千。機智的探警們精心偵破了一起又一起槍案,但均不是這把丟失的槍。同時,這把槍在古城殺出租車司機、殺貨運司機、殺家俱公司老板,連連見血。公安干警與一群心狠手毒、狡猾奸詐的兇犯斗智斗法。狡兔三窟的兇犯幾次得手的危急狀態下,被探警們緊緊追逼而功敗垂成。
時至九八年三月,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第一站定在西安,四月份先遺隊要赴古城。公安部下死命令,必須在三月底破獲槍案。市**加大追捕力度,探警們廢寢忘食,火車站軍警大圍捕,西安外半夜大堵截,查線索至銀川,追蹤跡于上海,兇犯終于穩不住陣腳,企圖殺掉當年賣槍人以滅口、再度遠走高飛時,被探警們緊緊咬住,三天三夜,連連出擊倒毀西安老巢,捕犯北京,抓兇武漢,趕在三月二十九號勝利破案。此時離公安部要求僅差了兩天,從丟槍起算整整四個月。
第九名 龍治民
20年前,這個人制造了新中國最大的個人惡性殺人案!48條人命!48條尸體就埋在自己家的院子里面!
龍治民殺人案
龍是陜西省商州市金陵寺鎮人,和我朋友老家大概有20里的距離,所以我對他的事跡比較了解。龍的案發后,不知是什么原因,這個案子一直沒有公開,以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龍案可能是中國第一殺人案,今天,已經距離龍案20年了。20年前的案子 ,不可能一直隱藏下去的。
第十名 凌國梁
1979年7月14日,距遼寧省鐵嶺市區5公里的102國道旁,發生了被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警匪槍戰,慘烈的戰斗使用了機槍、手榴彈,甚至要動用坦克增援。
經過一天的激烈槍戰,一名女犯被擒,兩名男歹徒被擊斃,6名干警在戰斗中犧牲,這就是震驚全國的“柴河沿戰役”。當一次警匪槍戰被稱為“戰役”,大家也可以理解當日此案帶來的震撼了!
歹徒從槍庫盜出3支全自動步槍
遼陽市東京陵公社新城大隊民兵軍械員凌國梁與該大隊電機廠工人、曾是部隊校槍員的徐忠正及一名女社員王敏,因與大隊干部發生矛盾,準備實施報復。三人從大隊民兵連槍庫內盜出全自動步槍3支,子彈1500發,并讓村里司機穆春林開解放卡車拉他們去找大隊干部行兇。穆膽小不去,被徐、凌兩人開槍打死,穆的尸體連同600多發子彈和一支全自動步槍埋在苞米地中,三人開車逃往鐵嶺境內。
中國十大未破案件是哪些中國十大未破案件分別是刁愛青碎尸案、紅衣男孩案、朱令鉈中毒案、紅安八人遇害案、白銀連環殺人案、天上人間花魁遇害案、獨山子二人車失蹤案、柏雪撲朔迷離的失蹤案、呼蘭大俠案和廣西警察槍殺孕婦案,具體的內容如下:
1、刁愛青碎尸案
也稱為南大碎尸案,死者是一名南大大一的新生刁愛青,因為被校方訓誡心情不好出去溜圈,刁愛青就再也沒有回來,她的尸體曾經被熱水煮過,總供被分成了2000多塊,死狀相當的慘烈。
刁愛青死前還為警方留下了開、五、是、表、人、和、吊的七字線索,只不過警方一直沒有破解這件案子,這件案子在當時的影響極其的惡劣,兇手手段相當的殘忍,也成為了警方最想破解的案子。
2、紅衣男孩案
2009年11月5日,一名叫做童匡志的9歲男童在家中離奇死亡,他離奇在他的死相,他身穿紅色花裙子,雙手雙腳被繩子結結實實的捆綁,腳上吊著一個大秤砣,雙手被掛在懸梁之上。
這件案件被爆出之后,網友紛紛覺得是靈異事件是茅山法術所為,后來警方斷定這件案件是自殺,不過大家也對孩子如何自己捆綁后上吊等一系列疑點產生了懷疑,而警方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解釋,因此,此案也成為了懸案。
3、朱令鉈中毒案
朱令是一位清華大學大學生,在校期間出現離奇的癥狀,后來經過互聯網求救才被發現是鉈中毒,對她身體造成了極大地損壞。朱令感覺身體不適之后曾經送往北京協和醫院就診,醫生由于沒有檢驗設備,只對朱令說了她的癥狀類似于60年代的一例鉈中毒案件。
后來,在同學的幫助下,朱令的病情的得以在互聯網上確認,父母在報案后,警方卻一直不作為,這讓當時的人們對于警方知道兇手卻害怕其家庭背景的說法廣為流傳。
后來,警方只答應了朱令父母會好好偵破,然后就沒有了下文,這也使得這件案子成為了懸案,雖然,這件案件中沒有人傷亡。
4、紅安八人遇害案
2007年,湖北省新安鎮的一家石灰廠發生了重大殺人案件,老板汪世書等在內的汪家八口人全部遇害,這起案件是湖北省公安廳成立以來遇害人數最多的案子,而且因為石灰廠老板汪世書平時為人和善,石灰廠經營得有模有樣。
除了家中曾經遭受到偷竊以及石灰廠被轉賣的問題以外,汪世書一家八口被害案,幾乎找不到任何一點有價值的東西,沒有經濟糾紛,沒有人際糾紛,這使得警方找不到一點頭緒,因此,這件案件成為了懸案,至今未破。
5、白銀連環殺人案
從1988年6月份開始至2007年的十六年間,在白銀市區的鄰里街坊間一條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傳遍了大街小巷一直有這樣。十六年來,一個市民中間一直傳言稱,白銀市出了一個“殺人狂”,這個殺人狂專門選擇“身穿紅色衣服”的年輕女子作為下手的目標。
大部分作案時間選擇在夜間,采用尾隨、盯梢或者長期觀察后,直接進入所選女子居住地,進行強奸殺害,或者殺害奸尸。更為可怕的是,殘忍的兇手殺人后,都要切割受害人不同身體部位的器官或者組織帶走,十幾年來已經有近十名年輕女子被殺人狂殺害,而且案件一直懸而未破。
6、天上人間花魁遇害案
北京天上人間花魁案作為中國十大未破殺人慘案之一之所以能轟動一時,全憑北京天上人間花魁之首梁海玲,據跟梁海玲有過親密接觸的人形容,梁海玲不僅身材很棒,足以讓很多男人神魂顛倒,對于梁海玲被害原因,最多的傳言是兩名與其關系密切的男子所為。
對于梁海玲被害原因,最多的傳言是兩名與其關系密切的男子所為。這兩名男子是梁海玲包養的情夫,每人每月2萬元工資。兩人將梁海玲勒死,圖謀巨額財產。
對此,知情人透露,據調查梁海玲身邊確實有這樣的男人,但網上傳聞并非屬實。警方還征集過線索。事隔近10多年,案件線索一直沒有,現在警方仍在對其被殺案件進行偵查。
7、獨山子二人車失蹤案
1996年10月20日,獨山子煉油廠職工郭農耕和奎屯市人王昌瑞二人駕駛一輛桑塔納轎車,到烏魯木齊市賽馬場二手車交易市場售車,當日人車失蹤,至今無下落。
2008年再次調查。烏魯木齊警方重金懸賞十二年前失蹤者線索!
8、柏雪撲朔迷離的失蹤案
柏雪,中國內地女演員。出演《小魚兒與花無缺》中小仙女一角,得到大家的喜愛。 在某網站關于“《小魚兒與花無缺》中你最喜歡的演員是誰?”的調查中,“小仙女”柏雪在網上的支持人數超過了謝霆鋒。可以說當時的柏雪,事業達到了巔峰。
然后 2006年,柏雪在拍完電視劇《武十郎》后便消失在眾多影迷的視線外,她的博客的最后更新也止步于2006-07-28 12:53,而柏雪也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失去了消息,演藝圈也沒有了她的音訊,關于柏雪的離奇“失蹤”也成為了娛樂圈的一大謎團!
9、呼蘭大俠案
1986年3月28日夜,黑龍江省呼蘭縣公檢法家屬樓。當晚,有52人慘死家中,均一刀致命。其中,27人為公檢法的工作人員,其余25人是其家屬。
兇手,用匕首,在死者家的墻上,留下名號——“呼蘭大俠”。一個平靜的小縣城,這起案件的概念和效果,可想而知。縣公安局,迅速勘察、封鎖現場,并立即向上級通報。
同年,4月2日,328專案組正式成立,共計672人經過兩年多的調查、取證、研究、分析、排查、走訪,專案組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案情毫無進展。此后,該案永久封存,停止一切調查。
10、廣西警察槍殺孕婦案
2014年7月22日,原廣西平南縣刑偵大隊警察犯故意殺人罪,被執行死刑。廣西高級法院查明:2013年10月28日晚,該犯人攜帶配槍違規飲酒。酒后返回平南縣城途中,下車在街道吵鬧滋事,開了一槍。
隨后,進入被害人蔡世勇、吳英(孕婦)夫婦經營的“老牌螺螄粉店”內,聽說沒有奶茶賣,用槍拍打餐桌,朝店內天花板開一槍,還持槍指客人頭。當吳英再次說沒奶茶時,犯人開槍擊中蔡世勇右肩,致輕傷。又連開兩槍擊中吳英,死亡。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疑案答:1.老子的出關之謎 2.西施的生死之謎 3.徐福的東渡之謎 4.楊貴妃生死之謎 5.宋太祖暴死之謎 6.明建文帝生死之謎 7.李自成的生死之謎 8.雍正帝之死案9.乾隆帝與海寧陳氏關系之謎10.孝莊太后下嫁案
1.老子的出關之謎 有史實記載,老子曾西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強而著書,留下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經》。而后就騎著一頭大青牛,繼續西行,則沒了消息。這個引起很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興趣,則至今沒有得出很確鑿的證據。《莊子天道篇》有一段記載,敘說了老子離職后便離開周室而“歸居”了。 2.西施的生死之謎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國第一位女間諜。而做為越之功臣,吳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結局如何,則眾說紛紜。有人說被勾踐沉江,《墨子親士》篇就說:“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太平御覽》引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中有關西施的記載說:“吳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隨鴟夷以終。”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鴟夷”,就是皮袋。在后人的詩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隱的《景陽井》詩云:“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皮日休《館娃宮懷古》詩:“不知水葬歸何處,溪月灣灣欲效顰。”這說明在唐代,人們是認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說法的。 這與上述記載相同。而民間傳說較多的是被越國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越絕書》卻如此記載:“吳亡后,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在《史記》這部具有權威性的史書里,盡管有范蠡的詳盡記載,卻找不到有關西施的只言片語,難解的謎團讓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說被仇恨的吳國人民亂棍打死,至今史學界也沒有統一的結論。 3.徐福的東渡之謎 秦始皇并吞六國,統一全國后,位高權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長生長壽,后來聽人說東海上有蓬萊仙鳥,那里有服后可以長生的靈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東渡大海,后來秦始皇至死也沒盼來徐福的消息。徐福到底去了那里呢?有人說那時航海技術差,碰到大風浪,全部覆沒。而史籍中最早記載徐福史事的是司馬遷,可是沒有講明徐福浮海到了何處。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淵源》中說,戰國先秦時期,中國東南沿海民眾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領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隊,“徐福入海東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衛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國考》,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開國者神武天皇仲田玄,并認為他是顓頊之后徐駒王29世孫。臺灣學者彭雙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書,進一步充實衛挺生的觀點。人海茫茫,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4.楊貴妃生死之謎 楊貴妃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位絕代佳人。她那傳奇的一生曾觸發無數騷客文人的才情,為之吟詩作賦。然而,這位國色天香的美女究竟歸宿如何呢?史書記載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陽淪陷,潼關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狽地與眾臣逃跑,其愛妾楊貴妃死于馬嵬驛。可是,文人賦詠與史家記述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因此楊貴妃的最后歸宿,至今還留下許多疑問。 5.宋太祖暴死之謎 趙匡胤于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宋史太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也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于萬歲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傳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為歷史留下了又一樁懸案。 6.明建文帝生死之謎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榮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 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時,皇宮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有關惠帝已經出逃的傳聞頗多,明成祖對此總是不放心,這件事也幾乎成為他的一塊心病。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樁爭訟不決的歷史懸案。綜合各家說法,主要有“焚死”說和“逃亡”說兩種。
回顧著名懸案:南大碎尸案,中國十大懸案之一,眾多小說的原型,后來怎樣?1996年1月10日的晚上,剛剛下過雪,天氣異常寒冷,一個清潔工在清理垃圾箱時發現了一個黑色的塑料袋。里面是切得整整齊齊的熟肉片。
當時,家里的肉并不富裕也很值錢,清潔工貪婪的以為那是豬肉,便帶回家去打掃,沒想到竟洗掉了三塊手指。
清潔工趕緊報警,這震驚了全國的吊愛青破尸案被揭開。
幾天后,在公眾的報道之后,水作崗路和龍王山也發現了同樣的水煮和切片的尸體碎片。
由于當時缺乏DNA技術,警方只能拼接尸體碎片,判斷肌肉纖維組織。然后他們在全城尋找失蹤的人。幾天后,刁愛青學校報告說新生刁愛青失蹤了。
認識她的人去辨認剪接的尸體后,才確定死者是南京大學大一學生刁愛青。
據當時看到尸體的人說,所有看到尸體的人都嘔吐了很長時間。因為身體看起來很糟糕。
刁愛青身材矮小,相貌平平。他的眼睛有點近視。他住在鄉下,他的父母都是誠實的農民。
1995年,刁愛青剛剛從農村進入大學,她的生活才剛剛開始。然而,這樣的事情一開始就發生在她身上。
據她的室友介紹,刁愛青在農村很孤獨,喜歡一個人呆著,學習也很努力。
在事件發生之前,她因為在宿舍非法使用電器而受到了學校的處罰。作為宿舍的負責人,她也受到了懲罰。所以她出去放松一下。
案件發生后,全國迅速引起恐慌,為什么剛剛走入光明的女學生被殘忍地分開。他是為愛而死嗎?
案件發生后,全國迅速引起恐慌,為什么剛剛走入光明的女學生被殘忍地分開。他是為愛而死嗎?
警方很快就否定了這種觀點,而剛上大學的刁愛青社會關系簡單,沒有伴侶,更不用說敵人了。
而之前的刁愛青消失在了放松之前還鋪了床,似乎準備回去睡覺了。從沒想過離開,也沒再回來。
警方對案件也一無所知,其中嫌疑人是:兇手為什么把刁愛青的尸體煮熟并切成片?為什么裝尸體的塑料袋會出現在城市最顯眼的地方?這就像是故意讓人們一開始就看到它。
對于各種疑點,警方毫無頭緒,由于當時技術的限制,警方只能使出人海戰術,在南京市區投入大量的人搜。再次,什么都沒有。
刁愛青事件曝光后,網絡上也一片嘩然,各種猜測和分析令人眼花繚亂。
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作家王大進把它寫進了小說,2008年,調青吧的成立加速了它的發展。
后來,Black Mass在天涯論壇上發表的“南大碎尸案淺議”將事件推向高潮。
從那以后,關于刁愛青的討論從未停止過,但兇手一直逍遙法外。
2016年,該案件的公訴期限為20年,即使在20年之后,兇手被抓獲后也無法追究刑事責任。這起案件再次在網上引發熱議,猜測此案可能會懸案,警方也不會進行進一步調查。
然而,公安部刑偵局不同于一些網民,在其微博上表示,刁愛青遺體殘破案將永遠追查到底。
在對這一事件的討論中,最著名的是黑團事件。
對案件的深度分析,尖銳的語言,以及對案件證據的確證,讓人不禁質疑這個人是不是了解案件的人。
最后,該帖子被刪除,警方證實,帖子中的內容只是個人臆測,沒有實際證據,隨后此事得到解決。但是關于南大碎尸案的猜測從未停止過。
中國有十大懸案是什么?老子的出關之謎
有史實記載,老子曾西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強而著書,留下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經》。而后就騎著一頭大青牛,繼續西行,則沒了消息。這個引起很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興趣,則至今沒有得出很確鑿的證據。有人說出散關,經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說老子到印度傳教,教出了釋迦牟尼這樣的大弟子。歷代不少人認為此說只是道教為了抬高自己貶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來的。而有人說晚年的老子在甘肅臨洮落腳,為歸隱老者教煉內丹,養生修道,得道后在臨洮超然臺“飛升”。而又有人胡亂猜測,說那時治安差,有可能被人半路打劫,導之意外身亡。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老子不是西去,而是東歸。《莊子·天道篇》有一段記載,敘說了老子離職后便離開周室而“歸居”了。老子的故鄉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縣,離孔子所在的曲阜不遠。孔子還曾拜訪過老子,也就是傳說中的“孔子問禮”。這件事不論是在《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還有在儒家著作《禮記·曾子問》中都有記載,說明老子退隱后東歸的說法比較可靠。
2.西施的生死之謎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國第一位女間諜。而做為越之功臣,吳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結局如何,則眾說紛紜。有人說被勾踐沉江,《墨子·親士》篇就說:“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太平御覽》引東漢趙曄所撰《吳越春秋》中有關西施的記載說:“吳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隨鴟夷以終。”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鴟夷”,就是皮袋。在后人的詩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隱的《景陽井》詩云:“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皮日休《館娃宮懷古》詩:“不知水葬歸何處,溪月灣灣欲效顰。”這說明在唐代,人們是認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說法的。
這與上述記載相同。而民間傳說較多的是被越國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越絕書》卻如此記載:“吳亡后,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在《史記》這部具有權威性的史書里,盡管有范蠡的詳盡記載,卻找不到有關西施的只言片語,難解的謎團讓人倍感缺憾。又有人說被仇恨的吳國人民亂棍打死,至今史學界也沒有統一的結論。 3.徐福的東渡之謎
秦始皇并吞六國,統一全國后,位高權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長生長壽,后來聽人說東海上有蓬萊仙鳥,那里有服后可以長生的靈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東渡大海,后來秦始皇至死也沒盼來徐福的消息。徐福到底去了那里呢?有人說那時航海技術差,碰到大風浪,全部覆沒。而史籍中最早記載徐福史事的是司馬遷,可是沒有講明徐福浮海到了何處。后人以為是臺灣或琉球,也有說是美洲,但大多數認為是日本。最初提出徐福東渡日本的是五代后周和尚義楚。稱:“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今人物一如長安。……又東北干余里,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萊’……徐福至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
義楚稱這一說法來自日本和尚弘順。宋代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也認為徐福東渡到日本,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獻詩,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清末駐日公使黎庶昌、黃遒憲等人,都參觀了徐福墓,并詩文題記。而徐松石在《日本民族的淵源》中說,戰國先秦時期,中國東南沿海民眾大量往日本移民,徐福率領的童男童女是其中一隊,“徐福入海東行,必定真有其事。”香港衛挺生著《徐福入日本建國考》,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開國者神武天皇仲田玄,并認為他是顓頊之后徐駒王29世孫。臺灣學者彭雙松著《徐福即是神武天皇》一書,進一步充實衛挺生的觀點。
至今日本保存著不少徐福活動的遺跡,如和歌山縣徐福和他的傳員七人墓、徐福宮,九洲島佐賀縣“徐福上陸地”紀念碑、徐福的石家、徐福祠,另外又有奉祀徐福的金立神社等等。有些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日本只是傳說,找不到可靠的歷史文獻來證明。更有人認為,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是日本10世紀左右的產物,并非最先由中國人提出來的。徐福當時到的只是渤海灣里的島嶼,他在日本的事跡、遺跡、墓地,均屬后人虛設。另外,又有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是歷史事實,但不是去了日本,而是去的美洲,回為徐福東渡的時間與美洲瑪雅文明的興起相吻合,而日本與中國大陸相距甚近,根本不需要耗費巨資,數年才能抵達。人海茫茫,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至今尚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4.楊貴妃生死之謎
楊貴妃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位絕代佳人。她那傳奇的一生曾觸發無數騷客文人的才情,為之吟詩作賦。然而,這位國色天香的美女究竟歸宿如何呢?史書記載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陽淪陷,潼關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狽地與眾臣逃跑,其愛妾楊貴妃死于馬嵬驛。可是,文人賦詠與史家記述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因此楊貴妃的最后歸宿,至今還留下許多疑問。
一種觀點認為,楊玉環或許死于佛堂。《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后,以“后患仍存”為由,強烈要求賜楊玉環一死,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后只得下令。楊貴妃“遂縊死于佛室”。
也有人認為,楊貴妃也可能死于亂軍之中,這可從一些唐詩中的描述看出。杜牧的“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張佑的“血埋妃子艷”、溫庭筠的“返魂無驗青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等很多詩句,都認為楊貴妃被亂軍殺死于馬嵬驛,而不是被強迫上吊而死。一些人稱,楊貴妃之死存在其他的可能,比如有人說她實際上是吞金而死。這種說法只出現在劉禹錫所作的《馬嵬行》一詩。還有一種說法是,楊貴妃沒有死在馬嵬驛,只是被貶為庶人,并被下放于民間。俞平伯先生在《論詩詞曲雜著》中對白居易的《長恨歌》以及陳鴻的《長恨歌傳》作了考證。他本人認為白居易的《長恨歌》、陳鴻的《長恨歌傳》之本意,蘊含著另一種意思。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楊貴妃最后逃亡到日本。1984年出版的《文化譯叢》第五期,張廉譯自日本《中國傳來的故事》一文說,當時馬嵬驛被縊死的,乃是個侍女。禁軍將領陳玄禮為貴妃美色所吸引,不忍殺之,遂與高力士謀,以侍女代死。楊貴妃則由陳玄禮的親信護送南逃,大約在今上海附近揚帆出海,經海上漂泊,輾轉來到日本久谷町久,最終在日本安度晚年。但其生死情況究竟如何,至今仍令人難解。
5.宋太祖暴死之謎
趙匡胤于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宋史·太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也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于萬歲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傳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為歷史留下了又一樁懸案。一種意見是,宋太宗“弒兄奪位”。持此說的人以《續湘山野錄》所載為依據,認為宋太祖是在燭影斧聲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當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靈柩前即位,實難脫弒兄之嫌。蔡東藩《宋史通俗演義》和李逸侯《宋宮十八朝演義》都沿襲了上述說法,并加以渲染,增添了許多宋太宗“弒兄”的細節。
另一種意見認為,宋太祖的死與宋太宗無關,持此說的人引用司馬光《涑水紀聞》的記載為宋太宗辯解開脫。據《涑水紀聞》記載,宋太祖駕崩后,已是四鼓時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趙德芳人宮,但使者卻徑趨開封府召趙光義。趙光義大驚,猶豫不敢前行,經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進宮。據此,太祖死時,太宗并不在寢殿,因而不可能“弒兄”。畢沅《續資治通鑒》即力主這一說法。還有一種意見,雖沒有肯定宋太宗就是弒兄的兇手,但認為他無法開脫搶先奪位的嫌疑。在趙光義即位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一系列的反常現象,即據《涑水紀聞》所載,宋后召的是秦王趙德芳,而趙光義卻搶先進宮,造成既成事實。宋后女流,見無回天之力,只得向他口呼“官家”了。
《宋史·太宗本紀》也曾提出一串疑問:太宗即位后,為什么不照嗣統繼位次年改元的慣例,急急忙忙將只剩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既然杜太后有“皇位傳弟”的遺詔,太宗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趙廷美,使他郁郁而死?太宗即位后,太祖的次子武功郡王趙德昭為何自殺?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后為“開寶皇后”,但她死后,為什么不按皇后的禮儀治喪?
上述跡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繼統,后人怎么會不提出疑義呢?近世學術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確實死于非命,但有關具體的死因,則又有一些新的說法。一是從醫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太祖死于家族遺傳的燥狂憂郁癥。一說承認太祖與太宗之間有較深的矛盾,但認為“燭影斧聲”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發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際,調戲其寵姬花蕊夫人費氏,被太祖發覺而怒斥之。太宗自知無法取得胞兄諒宥,便下了毒手。縱觀古今諸說,似乎都論之有據,言之成理,然而有關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確鑿無疑的材料。
6.明建文帝生死之謎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榮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時,皇宮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后,有關惠帝已經出逃的傳聞頗多,明成祖對此總是不放心,這件事也幾乎成為他的一塊心病。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樁爭訟不決的歷史懸案。綜合各家說法,主要有“焚死”說和“逃亡”說兩種。
一種說法認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據永樂年間修撰的《明太祖實錄》中記載,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征戰,燕王獲得全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統領大軍開進南京金川門。當燕王軍隊進入皇宮時,宮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沒了蹤影。與此同時,建文帝所使用的寶璽也毫無蹤影。正史記載建文帝死于宮中的大火中。《太宗實錄》卷九記載:“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癡耶!吾來為扶翼不為善,不意不諒而遽至此乎!’……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仁宗朱高熾御制長陵后碑也說,建文帝歿后,成祖備以天子禮儀殮葬。成祖后來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說:沒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縱火自殺。但是,太監在火后余燼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馬皇后與太子朱文奎的遺骸,建文帝是活是亡無從得知。燕王為讓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墳墓在什么地方,無人可知。明末崇禎帝就曾說過:想給建文帝上墳,卻不知在何處。另一種說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時,建文帝曾想自殺,但在其親信說服下,削發為僧,從地道逃出了皇宮,隱姓埋名,浪跡江湖。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死后葬于京郊西山。
朱棣登位后,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對他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處訪問。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員中,有不少錦衣衛士,這顯然就是用于暗中察訪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頒布《僧道度牒疏》,將所有僧人名冊重新整理,對僧人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調查。從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起,還派人以尋訪仙人張邋遢為名到處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
民間傳言中,在許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蹤跡與傳說。有的說建文帝先逃到云貴地區,后來又輾轉到了南洋一帶,直到現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為鼻祖。也有現代學者認為,當年建文帝潛逃后,曾藏于江蘇吳縣黿山普濟寺內,接著隱匿于穹窿山皇駕庵,于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至于建文帝的下落到底如何,以上兩種說法都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7.李自成的生死之謎
李自成,陜西米脂人。他家境貧寒,但有勇有謀,大仁大義。他當過驛卒,當過邊兵,最后加入了反明的農民起義軍,南征北戰,不斷壯大,幾十萬大軍所向披靡,終于推翻了政治腐敗、經濟崩潰、搖搖欲墜的明王朝。但因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李自成領兵退出北京,轉戰河南、陜西、湖北等地,最后不知所終。有人說李自成在九宮山遇難。《明史》的結論是,自成已死,尸朽莫辨。
它的根據是,當時追擊李自成的清朝靖遠大將軍阿濟格給朝廷的報告說,李自成兵盡力盡,僅帶親信20人,竄入九宮山中,被村民圍困,無法脫逃,自縊而死。他派人前去驗尸,而尸體已經腐爛,無法辨認了。還有一個根據是,南明王朝駐湘將領兵部尚書何騰蛟給唐王的報告稱,他的部眾已將李自成斬于九宮山下,只是丟了首級。但是,這個“遇難”說卻難以令人相信。因為李自成雄才大略,驍勇非常,一直是官府的死敵。
無疑,他是清王朝或南明王朝統治者心目中的大患,他的生死絕對是當時的重大事件。而阿濟格報告中說是“尸朽莫辨”,純屬浮夸不實,清王朝怎能相信?何騰蛟的報告簡直就是馬后一炮,謊報戰功,南明王朝也不會相信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退居湖湘時,他的手下還有40余萬兵馬,駐九宮山一帶至少也有數萬人,說他僅帶20名親信與事實明顯不符。況且,如果李自成真的被殺,他的幾十萬大軍豈能善罷甘休?九宮山能平靜嗎?
然而,事實上,當時九宮山很平靜,那幾十萬大軍也很平靜。那么,為什么有“遇難”說,而且在民間廣泛流傳?據推測,這是李自成與其部下放的煙幕彈,一個緩兵之計。一方面,揚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對這支大軍的敵意,下一步可能聯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為,心腹之患已除,放松警惕,一旦時機成熟,李自成可東山再起。也有人說李自成在夾山寺隱居。據說,清朝初年,即將上任的云南同知張瓊伯在赴任途中,游訪石門夾山寺,與寺中方丈談古論今,頗為投緣,相見恨晚,視為知己。幾年后,他又重訪夾山寺,方丈已死。
悼念之中,方丈的徒弟告訴他:那方丈就是威震天下的闖王李自成。在九宮山替死的是他的部將孫某。乾隆初年,澧州知州何某親赴夾山寺調查李自成的下落,在寺中他親眼見過一幅李自成的畫像,據稱,叫“奉天玉和尚”。 1981年,在石門夾山寺發現了奉天玉大和尚墓。據考查,在一個瓷壇中盛的遺骨,與李自成身材相近。墓中陪葬物與李自成家鄉陜西米脂縣的習俗相同。但這一說法仍有不同意見。
有人說,奉天玉大和尚墓等的發現,只能說明石門夾山寺確實有奉天玉大和尚這個人,并不能證明奉天玉大和尚就是李自成。又有人說,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傷失明,但李自成畫像卻雙目炯炯有神,以此證明,奉天玉不是李自成。因而,李自成隱居于夾山寺一說,也成不了定論。李自成的生死之謎至今仍成為史學家探討不休的事。
(望采納,謝謝)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曾經轟動中國十大懸案(中國5大懸案)”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曾經轟動中國十大懸案(中國5大懸案)
本文地址:
/qiwenyishi/37163.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哲羅鮭吃人嗎(哲羅鮭魚吃人嗎)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初五是什么日子(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 三體人最后滅亡了嗎 中國最珍貴木材庫存(中國最珍貴的木頭排名 黃花荇菜適合生長的環境 三個子(三個字一個日什么字) 是一夜情的意思(是419的英語諧音) 免費取姓名(在線取姓名) 為什么不建議看三體 呂布怎么死的被誰殺的 會出不賢的后代(是兇兆) 上海龍柱(上海龍柱打樁出血圖片60米多深 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引發全球變暖的原因) 國家副主席叫什么名字的簡單介紹 周公解夢狗(周公解夢狗纏身) 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意思(有情人終成眷屬意思 瑪麗蓮夢露之死原因 物以稀為貴(物以稀為貴用經濟學怎么解釋) 2021荔灣廣場又死人了(荔灣廣場201 烏克蘭首都基輔簡介 迷信(人不會被鬼上身) 井蓋為什么是圓的 錯上加錯(錯上加錯的近義詞) 中國最珍貴的花(中國最珍貴的花卉) 清宮四大疑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