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人周邦彥簡介


2、周邦彥生平簡介與詩詞賞析


3、六" />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精品无人国产偷自产在线,日韩毛片免费观看,日韩精品社区

當前位置:首頁 > 奇趣百科 > 正文

周邦彥簡介(周邦彥最有名的三首詞)

xj 2023-04-13

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周邦彥簡介(周邦彥最有名的三首詞)”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目錄一覽:

1、詩人周邦彥簡介 2、周邦彥生平簡介與詩詞賞析 3、六丑·落花原文|翻譯|賞析_原文作者簡介 詩人周邦彥簡介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 *** 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 *** 集》傳世。 周邦彥神宗時為太學生,因歌頌新法被擢為太學正,累官廬州教授、周邦彥知溧水縣等。他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他寫了一篇《汴都賦》,贊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周邦彥晚年與蔡京死黨劉昺(注 此字上日下丙 音bǐng) 過從甚密名節有污。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 *** 居士集》,后人改名為《片玉集》。歷官太學正,國子主簿,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管理音樂的機構)。詩詞文賦,無所不擅。但為詞名所掩,詩文多零落不傳。其中《汴都賦》為成名之作,長7000字,流傳至今。古體詩《天賜白》、《過羊角哀左伯桃墓》風骨凜然,絕無綺羅香澤之氣。

周邦彥被公認為是“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邦彥詞多寫男女戀情,詠物懷古,羈旅行役,內容較窄,境界不高。但在藝術創意上堪稱大家,其詞善于鋪敘,即在寫景抒情中滲入述事,造成另一境界,形成曲折回環,開闔動蕩,抑揚頓挫之勢,發展了柳永、張先的慢詞。加之語言工麗,多用典故,形成了渾厚、典雅、縝密的藝術風格。代表作如:〔少年游〕“并刀如水”,在寥寥51字中,不但寫故事,重現當時的境界,而且寫對話,如見詞中之人,且聞其語,生動地描摹出人物的性格、心態,在詞中實為獨創。另一首〔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輕絲”,寫得更妙。一首小令寫了兩個故事,中間只用“而今麗日明金屋”一句聯起來,將上闋的追憶戀愛與下闋的共同生活、金屋藏嬌兩種境界進行了比較,感受追憶兩個故事中的同一種情調:相聚不如相思,意味深長。另如長調〔花犯〕“粉墻低”,跳躍曲折,照應、收放、開合,十分講究;〔過秦樓〕“水浴清蟾”,將時間、地點、人物、感情變換數次,構成全部事件、人物感情發展的脈絡;〔蘭陵王〕《柳》,把將離之情,既去之思,居者與行者,舊恨與新愁,人和物,情和境,渾然融為一氣。邦彥詞音律嚴整,格調精工,多創新調。因此他被尊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開南宋姜夔、吳文英格律詞派先河。

周邦彥的集子有楊澤民、方千里、陳允平三家和詞,今存《片玉詞》10卷,《彊邨叢書》本;另有《 *** 集》2卷,集外詞1卷,《四印齋所刻詞》本。花犯(粉墻低)西河 (佳麗地) 六丑 (正單衣試酒) 瑞龍吟(章臺路)蘭陵王 (柳陰直)蘇幕遮 (燎沉香) 詞意畫蘇幕遮 (燎沉香) 解語花 (風銷絳蠟) 滿庭芳 (風老鶯雛)少年游(并刀如水)瑣寒窗(暗柳啼鴉)夜飛鵲(河橋送人處)風流子(新綠小池塘)夜游宮 (葉下斜陽照水)菩薩蠻(銀河宛轉三千曲)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蝶戀花 (月皎驚烏棲不定)望江南(游妓散)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 *** 居士。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詞人。少年落魄不羈,后在太學讀書,宋神宗時因獻《汴京賦》為太學正。哲宗時任廬州教授、知溧水縣、國子主簿、秘書省正字。徽宗時仕途較坦蕩,先后為校書郎、議禮避榆討、大晟府提舉,為朝廷制禮作樂。晚年知順昌府和處州、南京鴻慶宮提舉。卒,贈宣奉大夫。他精通音律,創制不少新詞調,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瓏四犯》等。現存詞二百余篇,多寫男女之情和離愁別恨,內容較為單薄,調子很低沉。其詞承柳永而多有變化,市井氣少而宮廷氣多,詞風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長于鋪敘,善于熔鑄古人詩句,辭藻華美,音律和諧,具有渾厚、典麗、縝密的特色。

如《瑞龍吟》(章臺路)、《西河》(佳麗處)等。其寫景小詞,富有清新俊逸的情調,如《蘇幕遮》等。他是大晟詞人的代表,是婉約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開南宋姜夔、張炎一派詞風,對后世影響很大。王國維《人間詞話》說:“美成深遠之致,不及歐、秦,唯言情體物,窮極工巧,故不失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創調之才多,創意之才少耳。”生平祥見《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有《片玉詞》。王國維認為:“(周)先生于詩文無所不工,然尚未盡脫古人蹊徑。平生著述,自以樂府為第一。詞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論。惟張叔夏(張炎)病其意趣不高遠。然宋人如歐、蘇、秦、黃,高則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似太白,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歷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軒可比昌黎,而詞中老杜,則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為猶當也。"意謂周邦彥為北宋詞的“集大成者”。周邦彥詞的"集大成",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從詞的搜求、審定、考證方面來說,他有集成和創制的功勞;就其寫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體物言情,描繪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詩句,煉字妥帖工整;從創作風格來說, *** 詞能集北宋詞自柳永到秦觀、賀鑄等人之成就而獨具特色。

他發展了柳永以賦為詞的鋪敘手法,兼取秦詞的柔婉、賀詞的艷麗,綜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麗的典雅作風。【題解】周邦彥《花犯》見《 *** 集》。作于哲宗元祐八年(1093)作者知溧水(江蘇溧水)時。《滿庭芳》,詞牌名。夏日云云,詞題名。無想山,山名。【原文】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欄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樽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題解】見《 *** 集》。作者沉浮州縣十余年,回京師后便作是詞。其立意頗有爭議,至今不一。【原文】章臺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黯凝佇。因記箇人癡小,乍窺門戶。侵晨淺約宮黃,障風映袖,盈盈笑語。前度劉郎重到,訪鄰尋里,同時歌舞,惟有舊家秋娘,聲價如故。吟箋賦筆,猶記燕臺句。知誰伴、各園露飲,東城閑步。事與孤鴻去。探春盡是,傷離意緒。官柳低金縷。歸騎晚、纖纖池塘飛雨。斷腸院落,一簾風絮。【題解】見《 *** 集》。周邦彥長期居住汴京,思鄉情甚,便作是詞以抒其懷。《蘇幕遮》,詞牌名。

【原文】 *** 集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周邦彥簡介,夢入芙蓉浦。【題解】見《 *** 集》。題為“薔薇謝后作”。此詞為周邦彥自作新調,長達一百四十字,分上下兩片,以詠物為題材,寄托自己身世之感。《六丑》,詞牌名。【原文】正單衣試酒,悵客里、光陰虛擲。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釵鈿墮處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多情為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槅。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靜遶珍叢底,成嘆息。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活,別情無極。殘英小、強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敧側。漂流處、莫趁潮汐,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題解】蘭陵王 (柳陰直)見《 *** 集》。描寫作者汴京河畔與人分手之離愁,體現周邦彥詞之獨特風格。《蘭陵王》,詞牌名。【原文】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凄側,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題解】見《 *** 集》。題為“金陵”,一作“金陵懷古”。約作于作者任溧水縣令之時。全詞分三片,上片描寫金陵山川形神;中片寫中陵古跡,并表懷古之意;下片發興亡之嘆。【原文】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舊跡郁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墻來,傷心東望淮水。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地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眉共春山爭秀,可憐長皺,莫將清淚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潤玉簫閑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欄愁,但問取、亭前柳。【 賞析】周邦彥詞選這是一首寫思婦閨情的小令。古代婦女,特別是一些貴家婦女,既不從事生產勞動,也沒有機會參加社會活動,終日閑居閨中,無所事事。人閑著,思維器官卻不能閑著,傷春恨別,閨怨閨情,就占據了她的思想領域。唐宋詩詞中就有不少作品是寫這類題材的,這首詞就是其中之一。詞的開始,首先刻畫這位思婦的外貌。“眉共春山爭秀,可憐長皺。”以青山比喻女子的眉毛,前人詩詞中也常有,例如馮延巳《鵲踏枝》:“低語前歡頻轉面,雙眉斂恨春山遠。

”但這只是客觀的描寫,美成在這首詞中用了“爭秀”二字,是說女子的眉在有意和春山比秀,而比的結果是眉比春山更秀。如果不用“爭”字,直接說,眉比青山更秀,就趣味索然了。“可憐長皺”,也超脫了純客觀描寫而注入了作者主觀感情。對這位“深坐顰蛾眉”(李白《怨情》)的美人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上句寫女子的外貌,下句透過外貌去表現她的內心愁怨。寫外貌也著墨不多,只寫了她的秀眉,讓讀者從她的眉峰之秀去想象她的容貌之美。這個想象由下文的描寫得到證實。“莫將清淚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以花比喻女子的容貌。這位顰眉獨坐的女子果然貌美如花。以花比喻女子的面容,本是沿用已久的陳舊的修辭手法,但美成用淚滴花枝,形容女子因傷心而流淚,似比單純用“花容月貌”之類的陳舊詞語要新些。但也不是美成首創。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楊貴妃傷心流淚就用過“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馮延巳在《歸自謠》中也寫過“愁眉斂,淚珠滴破胭脂臉。”但白居易和馮延巳都是寫的客觀現象。即楊貴妃淚流滿面,好像春天一枝雨中梨花。馮延巳寫的這個女子似乎淚珠已經或將要滴破胭脂臉,都只寫了客觀現象,而周邦彥卻翻進一層說:要小心,不要讓清淚滴花枝,因為“恐花也,如人瘦。

”以花瘦比喻人瘦,前人也用過,如黃庭堅在贈妓陳湘的《驀山溪》詞中寫道:“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但黃庭堅也只是客觀地寫花枝瘦,沒有寫出詞人的心情怎樣。而周彥彥化用前人詩詞,又不重復前人的意思,而另造新意。在他的筆下,似乎那 *** 嬌嫩清瘦的臉上,即使是幾滴清淚也禁受不住,擔心會“滴破胭脂臉。”流露出詞人有無限憐惜之心,不單純是客觀寫照,還滲透了詞人的主觀情感,可謂推陳出新,翻出了新意,既像是詞中 *** 顧影自憐,內心獨白周邦彥簡介,又像是詞人對詞中 *** 的憐愛同情,體貼入微,筆意曲折頓挫,搖曳多姿,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讀者稱贊周詞為“詞家神品”(王又華《古今詞論》),不是沒有道理的。過片,“清潤玉簫閑久,知音稀有。”用“玉簫閑久”從側面烘托 *** 情緒低落,滿腹愁思。雖有玉蕭,也無心吹奏。讓它閑置已久。因為意中人不在,更吹與誰聽呢?昭君出塞,尚可寄幽怨于琵琶,這位思婦連托音樂以寄相思都沒有心情了,進一步深化了“可憐”的程度。下文用“欲知”、“但問”巧設問答:“你要知道她(我)為什么每天倚著欄桿發愁嗎?你只要去問亭前楊柳便可知了。”仍用上片同樣筆法,既像是閨中少女自我心曲的剖白,又像是詞人對詞中女主人公心情的深刻憐惜、關懷和理解。

她的愁為什么要問亭前柳就可以知道?這使人很自然地聯想到王昌齡的《閨怨》:“閨中 *** 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柳與離別有密切關系,古人習慣折柳送別,所以見了楊柳就容易引起離愁。王昌齡詩中的那位“閨中 *** ”原“不知愁”,只是在忽見陌頭楊柳色時,才觸動離愁,引起閨怨,似乎多少帶點偶然性,而這首詞中的 *** 是日日倚欄凝望,日日看見楊柳,楊柳成了離愁的象征物。離愁別恨,日益積淀,越積越深,似乎比王昌齡《閨怨》詩中 *** 的離愁更多。最后輕輕點一筆,前面的青山長皺,淚滴花枝,花如人瘦,玉簫閑久,都得到解釋,全篇關節脈絡一氣貫通了。據清葉申薌《本事詞》卷上(天籟軒刊本)云:“周美成精于音律,每制新調,教坊競相傳唱,游汴嘗主李師師家,為賦《洛陽春》(按即《一落索》)云:‘眉共青山爭秀……亭前柳。’李嘗欲委身而未能也。”據此,則此詞系為李師師作。聊備一說,以供參考。這首詞篇幅不長,卻將許多前人詩詞一一化用于詞中,推陳出新,自成佳制,別創新意。沈義父《樂府指迷》評周詞云:“下字運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諸賢詩句中來,而不用經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為冠絕也。”這段話,頗值得仔細體會。

周邦彥生平簡介與詩詞賞析

生平簡介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自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周早年“疏雋少檢,不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書”。元豐初,“游太學,有俊聲”。神宗時擢為試太學正。元四年(1089)出為廬州(今安徽合肥)教授。紹圣四年(1097)還朝,任國子主簿。徽宗即位,改除校書郎,歷考功員外郎,衛尉宗正少卿兼議禮局檢討。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長治)。六年,自明州(今浙江寧波)任入秘書監,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宣和二年(1120)移知處州(今浙江麗水),值方臘起義,道梗不赴。未幾罷官,提舉南京鴻慶宮,輾轉避居于錢塘、揚州、睦州(今浙江建德)。卒年六十六。

《宋史》、《東都事略》與《咸淳臨安志》均有傳。《宋史·藝文志》著錄其《清真居士集》十一卷,已佚。清人厲鶚《宋詩紀事》輯得其佚詩六首,今人羅忼烈又輯得古近體詩三十四首。周邦彥“負一代詞名”(張炎《詞源》卷下),其詞“渾厚和雅”(《詞源》),“縝密典麗”(劉肅《陳元龍集注〈片玉集〉序》,對后世影響較大。

●少年游

周邦彥

朝云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

周邦彥簡介(周邦彥最有名的三首詞)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

而今麗日明金屋,春色桃枝。

不似當時,小樓沖雨,幽恨兩人知。

周邦彥詞作鑒賞

此詞作于元祐八年以前作者流寓荊州時。詞中情以物遷,辭以情發,物我交融,上片情春怨別,情牽舊事,下片歌唱明媚的春光,抒發重聚的歡娛。全詞于艷情中寄身世遭遇之慨,感情極為濃烈深摯。

上片所寫乍看好象是記眼前之事,實則完全是追憶過去,追憶以前的戀愛故事。“朝去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一個逼仄的小樓上,漠漠朝云,輕輕細雨,雖然是春天,便春天的景色并不秾艷。他們就這樣的環境中相會。“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三句說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連燕子都因為拖著一身濕毛,飛得十分吃力。這是門外所見景象。“泣”與“啼”,使客觀物景染上主觀情感色彩,“遲”,也是一種主觀設想。門外所見這般景象,對門內主人公之會晤,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但故事的要點還要等到下片的末三句才說出來此即兩人如此難堪的情況下會晤,又因為某種緣故,不得不分離。“小樓沖雨,幽恨兩人知”。“小樓”應接“樓閣”,那是兩人會晤的處所,“雨”照應上片的“泣”、“啼”、“重”、“遲”,點明當時兩人就是沖著春雨,踏著滿街泥濘相別離的,而且點明,因為抱恨而別,他們眼中,門外的花柳才如泣如啼,雙飛的燕子也才那么艱難地飛行。

下片由“而今”二字轉說當前,說他們現已正式同居:“麗日明金屋,春色桃枝。”這十個字,即正面風說現和日麗,桃花明艷,他們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中生活一起;同時,這十個字,又兼作比較之用,由眼前的景象聯想以前,并進行一番比較。

“不似當時”,指出眼前無憂無慮一起反倒不如當時那種緊張、凄苦、抱恨而別、彼此相思的情景來得意味深長“此詞上片抒幽憂無慮之情,下片寫男女相契的歡好,情溢于詞,韻傳字外。全詞寫作上用了物我交融的`手法,寄托身世遭遇之感。正如《文心雕龍。物色篇》所說:”情以物遷,辭以情發。“整首詞清新委婉,情致深厚,于凄馨幽怨之中,抒離合之情。

●瑞龍吟

周邦彥

章臺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

黯凝竚.因念箇人癡小,乍窺門戶。

侵晨淺約宮黃,障風映袖,盈盈笑語。

前度劉郎重到,訪鄰尋里,同時歌舞,唯有舊家秋娘,聲價如故。

吟箋賦筆,猶記燕臺句。

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閑步?

探春盡是,傷離意緒。

事與孤鴻去。

官柳低金縷。

歸騎晚,纖纖池塘飛雨。

斷腸院落,一簾風絮。

周邦彥詞作鑒賞

本詞是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首寫舊地重游所見所感,次寫當年舊人舊事,末寫撫今追昔之情,處處以今昔對襯。全詞層次分明,由折盤旋,情思纏綿,藝術上頗具匠心。

篇首的寫景不同凡響。梅花謝了,桃花開了,本是平常習見的事物,而詞里卻說“褪粉”、“試花”,造語相當別致;褪粉、試花緊相連,使人仿佛感覺到了季節時令的更替,這就巧妙而生動了。使用倒裝句法,把“梅梢”和“桃樹”放后面,足見作者的用心。此二句儼然天然巧成,極為精致華美。本篇開頭還錯落地交代了有關的一些情況。“章臺”、“坊陌”,是京城繁華的街道和舞榭歌臺聚集的里巷;坊陌人家“,則同時點明作者所懷念的人物的歌妓身份。”愔愔“二字極言冷清,暗示了物是人非,今夕對比之意。用燕子的”歸來舊處“兼喻作者的重游故地,這是明顯易見的,而用燕子的”定巢“有三疊,首疊本是寫詞人初臨舊地所見所感,但通體只寫景狀物,不說人,只暗說,不明說,顯得感情沉郁,有待抒發,從而為下文作了鋪墊。

次疊以“黯凝竚”三字為引領,“黯凝竚”,是用滯重之筆點出思念之深,但引出的下文卻是一串輕脫活躍的詞句,正好相映成趣。“箇人癡小,乍窺門戶”八個字相當傳神,既寫出了那位坊陌人當時還沒有失卻少女的天真活潑,又浸透著作者對她的親昵愛憐之情。以下幾句,寫少女站門口招攬客人,初春余寒尚存,曉風多厲,她不得不以袖遮風,因而晨妝后鮮艷的容顏,就掩映衣袖之間了。“盈盈笑語”寫出了少女的天真爛漫。描寫人物的這幾句,筆墨生動,準確傳神。

第三疊“前度劉郎重到”的重點是追憶往事,對照今昔,抒發“傷離意緒”。“前度劉郎重到”用了劉義慶《幽明錄》所載東漢劉晨入天臺山遇仙女的故事,兼用劉禹錫《再游玄都觀》“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的詩句。以劉郎自喻,恰與前文“桃樹”、“人家”暗相關合,亦是筆法巧妙處。以下四句寫詞人尋訪鄰里,方知自己懷念中的人物亦如仙女之蹤跡渺然,“同時歌舞”而“聲價如故”者,唯有“舊家秋娘”。“秋娘”,是唐代姑娘喜歡使用的名字。這里以秋娘作陪襯,就說明了作者所懷念的那位歌妓當年色藝聲價之高。“吟箋賦筆”以下幾句,是追懷往事的具體內容。“燕臺”,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典故。當時有位洛陽女子名柳枝者,喜詩歌,解音律,能為天海風濤之曲,幽憶怨斷之音,聞人吟李商隱《燕臺》詩,驚為絕世才華,亟追詢作者,知為商隱,翌日遇于巷,柳枝梳丫頭雙髻,抱立扇下,風障一袖,與語,約期歡會,并引出了一段神魂離合的傳奇故事(見李商隱《柳枝五首》序)這兩句不只是寫雙方相識相好的經過,而且還暗示了對方的愛才之心和與自己的知遇之感,以至于今日懷念舊情時,不能不連帶想起自己過去曾經打動過她心弦的“吟箋賦筆”來。“知誰伴”三句,寫如今不可再遇理想伴侶,當年名園露頂暢飲、東城閑步尋花那樣的賞心樂事也就無從重現,只能深深地銘刻自己的記憶之中了。

“露飲”,是說飲宴時脫帽露頂,不拘形跡。“事與孤鴻去”借用唐人杜牧詩句,“恨如春草多,事與弧鴻去”,一筆收束往事,回到當前清醒的現實,而不露痕跡。“探春盡是傷離意緒”,這是全篇主旨。顯得沉著深厚。結尾再次寫景,先以“官柳”與開頭的“章臺”、“歸騎”與開頭的“歸來”遙相照應,再寫池塘,院落、簾櫳,而“飛雨”與“風絮”之足以令人“斷腸”,更增添了離愁別恨。

此詞由“凝佇”而“訪、尋”,由回憶而清醒,最后寫歸途之凄清,抒寫撫今追昔,物是人非的慨嘆,這與唐朝詩人崔護的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有異曲同工之妙。

六丑·落花原文|翻譯|賞析_原文作者簡介

六丑·落花

[作者] 周邦彥 ? [朝代] 宋代

正單衣試酒,恨客里、光陰虛擲。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釵鈿墮處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多情為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

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靜繞珍叢底,成嘆息。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殘英小、強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漂流處、莫趁潮汐。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標簽: 惜春 寫花 詞 情感 動植物

《六丑·落花》譯文

正是換單衣的時節,只恨客居異地,光陰白白地 流逝。祈求春天暫留片刻,春天匆匆歸去就像鳥兒飛離,一去無痕跡。試問薔薇花兒今何在?夜里一場急風驟雨,埋葬了南楚傾國的佳麗。花瓣兒像美人的釵鈿墮地,散發著殘留的香氣,凌亂地點綴著桃花小路,輕輕地在楊柳街巷翻飛。多情人有誰來替落共惋惜?只有蜂兒蝶兒像媒人使者,時時叩擊著窗槅來傳遞情意。東園一片靜寂,漸漸地草木繁盛茂密,綠蔭幽暗青碧。環繞著珍貴的薔薇花叢靜靜徘徊,不斷地唉聲嘆氣。薔薇伸著長枝條,故意鉤著行人的衣裳,仿佛牽著衣襟期待著傾葉話語,表現出無限地離情別情。拾一朵小小的殘花,在頭巾上勉強簪起。終究不像一朵鮮花戴在美人釵頭上顫動、搖曳,向人俏媚地斜倚。花兒呵,切莫隨著潮水遠遠逝去。惟恐那破碎的花兒,還寫著寄托相思的字,如何可以看出來呢?

《六丑·落花》注釋

六丑:周邦彥創調。試酒:宋代風俗,農歷三月開或四月初償新酒。見《武林舊事》等書

過翼:飛過的鳥。

楚宮傾國:楚王宮里的美女,喻薔薇花。

釵鈿(diàn)墮處:花落處。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桃蹊(xī):桃樹下的路。柳陰:綠柳成蔭的路。

多情為誰追惜:即“為誰多情追惜”,意即還有誰多情(似我)地痛惜花殘春逝呢?

惹:挑逗。珍叢:花叢。

強簪巾幘:勉強插戴在頭巾上。巾幘:頭巾。恐斷紅、尚相思字:唐盧渥到長安應試,拾得溝漂出的紅葉,上有宮女題。后娶遣放宮女為妻,恰好是題詩者。見范《云溪友議》本句用紅葉比落花。

向人欹側:向人表示依戀媚態。

斷紅:用唐人盧渥和宮女在紅葉上題詩的典故。聯系前句,意指紅花飄零時,對人間充滿了依戀之情。

《六丑·落花》賞析 賞析一 這首詞并非泛泛詠落花,而是抒發對花落后的“追惜”之情,更是對自己“光陰虛擲”的“追惜”之情。詞寫得極有特色,與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有異曲同工之妙,頗值一讀。

詞作上片抒寫春歸花謝之景象。開首二句,“正單衣試酒,悵客里、光陰虛擲”,點明時令、主人公身份,抒發惜春心情。“試酒”,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戶部點檢所十三酒庫,例于四月初開煮,九月初開清,先至提領所呈樣品嘗,然后迎引至諸所隸官府而散。”這里用以指時令──農歷四月初。長期羈旅在外的詞人,值此春去之際,不禁發出虛度光陰的感嘆,寫來含渾而不顯露。“正”字、“悵”字直貫全篇。“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過翼”,以鳥飛作比喻,形容春歸之迅速,這三句一句一轉:“愿春暫留”,表示不忍“虛擲”,珍惜春光;“春歸如過翼”,春不但不留,反而逝如飛鳥,竟成“虛擲”;“一去無跡”,不僅快如飛鳥,更無影無蹤。“一去”二字,直說到盡頭,不留余地。隨著句意,惜春之情愈轉愈深周濟評曰:“十三字千回百折,千錘百煉,以下如鵬羽自逝”(《宋四家詞選》)。以上五句寫春去,是題前之筆。接下陡然提出:“為問花何在?”一筆噴醒,又輕輕頓住譚獻認為:“‘為問’”三句,搏兔用全力”(《詞辨》卷一)。陳廷焯指出:“……此處點醒題旨,既突兀,又綿密,妙只五字束住,下文反復纏綿,更不糾纏一筆,卻滿紙羈愁抑郁,且有許多不敢說處,言中有物,吞吐盡致”(《白雨齋詞話》卷一)。其實從下句“夜來風雨”至上片結束,皆從此一問而出,振起全詞。“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二句,正面寫落花。“傾國”,美人,這里以之比落花。以美人比落花,唐代即有。沈亞之《異夢錄》:王炎夢游吳,同葬西施。韓偓《哭花》:“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雨葬西施。”這里本應說吳宮,但為律所限,故借用“楚宮”。這三句既寫因夜來風吹雨打,使落花無家,更寫由于落花是無家的,所以雖有傾國之美姿,也得不到風雨的憐惜。這里是人與花融合來寫,以花之遭際喻羈人無家、隨處飄零之身世。這三句一開一合,一起一伏,很好地表達了詞人內心的矛盾與苦悶。“釵鈿墮處遺香澤”以下六句,大力鋪開,盡情寫薔薇謝后的飄落情況。“釵鈿墮處遺香澤”,這里是以美人佩戴的“釵鈿”喻落花,化用徐夤《薔薇》詩:“晚風飄處似遺鈿”句意,零落之余,只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落花飄零是慘景,而以“桃蹊”、“柳陌”來襯托,卻顯得極有情致。接下側寫一筆:“多情為誰追惜?”“為誰”,即誰為。春去花殘,觀賞者都已散去,應不再有多情追惜之人了。“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二句一轉,蜂蝶無知,不知“追惜”,然而它們卻以媒人、使者的身分“時叩窗隔”,似乎在提醒室中人去“追惜”。通過以上描繪,把薔薇雖然凋謝而香氣猶存,春天雖然逝去而值得追惜之情景寫得韻味盎然。詞作上片特用問語“為問花何在”、“多情為誰追惜”,加以強調,以突出“無家”與“無人追惜”之意,由此見出內中隱含詞人自己的身世遭際之感。

詞作下片著意刻畫人惜花、花戀人的生動情景。“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開首二句起襯托作用,以引起下文。詞人不忍辜負蜂蝶之“時叩窗隔”,于是走出室內,來到東園,只見園內花事已過,碧葉茂盛,一片“花落”后“岑寂”的景象,也是“光陰虛擲”、春天“一去無跡”之實況。“靜?珍叢底,成嘆息,”寫人惜花。為了“追惜”,詞人靜靜地繞著薔薇花叢,去尋找落花所“遺”之“香澤”。“成嘆息”三字總括一切,承上啟下。“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三句,為一嘆,寫花戀人。花已“無跡”,但有“長條”,而“故惹行客”,話別“牽衣”,有同病相憐之意,也寫出“行客”之無人憐惜、孤寂之境況。無情之物,而寫成似有情,雖無中生有,卻動人必弦,感人至深。“殘英小、強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四句,為二嘆。在“長條”之上,偶然看見一朵殘留的小花,詞人以為這就是打算與其話別者。雖然“殘花”本不是“簪巾幘”之物,然而“行客”卻頗受感動,故“強”而“簪”之。然而這哪里比得上它當初盛開時插在美人頭上之嫵媚動人呢?殘英強簪,令人回想花盛時之芳姿,映帶凋謝后之景況,有無限珍惜慨嘆之意。這既是慨嘆花之今不如昔,更是慨嘆自己的“光陰虛擲”、“人老珠黃”。詞作寫至此,詞人如夢初醒,似有所覺悟,又有無可奈何之感。最后三句“漂流處、莫趁潮汐。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為三嘆。詞人因終不愿落花“一去無跡”,所以又對花之“漂流”勸以“莫趁潮汐”,冀望“斷紅”上尚有“相思”字。如若落花隨潮水流去,那上面題的相思詞句,就永遠不會讓人看見了。“何由見得”,即何由得見,流露了依依不舍的深情蜜意。這里活用紅葉題詩故事,借指飄零的花瓣。對以上所寫,周濟評曰:“不說人惜花,卻說花戀人。不從無花惜春,卻從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殘英’,偏惜欲去之‘斷紅’”(《宋四家詞選》)。末句復用問語,逆挽而不直下,拙重而不呆滯。譚獻曰:“結筆仍用逆挽,此片玉之所獨”(《詞辨》卷一)。

這是首“惜花”之詞,更是首“惜人”之作。全詞構思別致,充分利用慢詞鋪敘展衍的特點,時而寫花,時而寫人,時而花、人合寫,時而寫人與花之所同,時而寫人不如花之處。回環曲折、反復騰挪地抒寫了自己的“惜花”心情,又表露了自傷自悼的游宦之感。黃蓼園曰:“自傷年老遠宦,意境落寞,借花起興。以下是花是己,比興無端。指與物化,奇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極而天工生矣。結處意致尤纏綿無已,耐人尋繹”(《蓼園詞選》)。評論較妥切,可參考。 賞析二 此詞詠寫對薔薇的憐惜并表現傷春之情,寄寓了作者自己的身世飄零之感。《蓼園詞選》評價此詞謂:“自嘆年老遠宦 ,意境落寞,借花起興。以下是花,是自己,己比興無端,指與物化,奇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極而天生工矣!結處意致尤纏綿無已,耐人尋繹 。”這一評論,對于理解、欣賞此詞是大有裨益的。

起句“正單衣試酒,悵客里光陰虛擲”,是傷別;“愿春暫留 ,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是傷春。元陸輔之《詞旨》說 :“對句好可得,起句好難得,收拾全借出場。”這首詞的“出場 ”即如所證,開頭起得突兀 ,又籠罩全篇,讀后使人產生一種十分凄切、緊迫的感覺 。“愿春暫留 ”三句緊承慨嘆春光將盡,客里光陰虛費而來,從感情上再加強一層。周濟評這三句 :“十三字千回百折 ,千錘百煉 ”,的確如此。

這三句一波三過折,一句一轉:不是愿春久留,而只是愿春暫留,一轉;春不但不能暫留,而去如飛鳥之疾,二轉;不但去得疾,而且影跡全無,三轉。這在感情上一層進一層、一層緊一層地反映出詞人對將去之春的痛惜留戀之情,所以說是“千回百折”。同樣,詞人要寫的內容很豐富,原要用許多話才能表達,但經過錘煉,刪成少量的字句 ,卻“字少而意多”,同樣能把豐富的詩意表達出來。愿花長好,月長圓,春長在,這是詞人過去的少不更事的天真的想法,而實際上是事與愿違,花開必謝,春來必去,要她長在是空想,要她久留也不可能。現在經過長期的、慘痛的經驗,自動把愿望降低了,故云即使是“暫留”一下也好吧!但是,不但愿春暫留片刻而不可得,而且她轉瞬即逝,杳如黃鶴。這在多愁善感的詞人是何其傷心難過之事。如此曲折委婉的意思用十三個字就表達清楚了 ,所以說是“千錘百煉”。接著就用“為問春何在”提問,淋漓盡致地描繪薔薇花凋盡時的驚心動魄。

風雨摧花落是敏感的詩人們常用的題材。這里詞人聽風聽雨,徹夜無眠,也已經橫下了一條心,硬著頭皮“ 拼花盡 ”了。他雖沒有出外行走,但在想像中,無數薔薇花片,已在桃蹊柳陌上亂點輕翻,可憐玉碎香消,有誰憐惜,只有蜂媒蝶使,一起忙亂了一番,屢叩窗,算是在給傾國佳人哭泣送葬罷了。這是何等“意奪神駭,心折骨驚”的場景啊!下片開始寫詞人經過了情緒十分緊張的不眠之夜,清早起來,步入東園,他繞著無花的薔薇,踽踽獨行,憑吊謝后的薔薇,發出輕輕的嘆息聲。一個“岑寂”,一個“靜”字,用復筆寫出了周圍環境的凄冷和詞人心頭凄冷的交織。

接著作者以生花之妙筆描寫花之戀人。寫他靜繞薔薇叢下,已經脫盡殘紅的柔條卻牽住他的衣服,似有無限離別之情要向他傾訴。薔薇莖有刺,掛住人的衣裳 ,本是常事 ,但詞人用一比擬便生生將花寫活了。其次寫人惜花:正當詞人心灰意冷時,偶然瞥見枝頭上一朵殘花,就順手把它摘下來,插在自己的頭巾上,她瘦小憔悴得可憐,但有花終勝無花,不料這樣一插,卻勾起了舊事,當此花盛開時,那時還有玉人同在,鮮艷的花朵插上美人的釵頭,是何其綽約多姿。所以詞人惜花,也只能“強簪”了。最后一個形象更是奇情異采,匪夷所思。落花的命運,無非是墮溷飄茵,遭人踐踏,還有一部分則是隨流水飄去,漂泊無蹤。此處斷紅即殘紅,“尚有相思字”,似用“紅葉題詩”的典故。花落水流紅,在殘紅本身也無能為力,但詞人卻滿懷癡情地囑咐說 ,“漂流處,莫趁潮汐 。”否則你如有“相思字”,我怎能見到呢 ?此結不但回應了上片的“ 愿春暫留 ”和下片的“別情無極 ”,而且花去人留,兩美相別,仿佛死別生離。真有余音裊裊不絕之感日之感。

此詞采用了層層鋪敘、曲折盡意的藝術手法。作者捕捉一些富有特征性的細節,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反復鋪陳花盡春空之境和惜花悼春之情,使主題逐步深化。詞人又巧用曲筆,不說人惜花,卻說花戀人;不從無花惜春,卻從有花惜春;不惜己簪之殘英,偏惜欲去之斷紅,把人與花之間的感情,寫得纏綿深婉,回旋往復。作者還成功運用擬人手法,把落花之態 、長條之情 、殘英之神形象可感地描繪出來。 《六丑·落花》作者周邦彥簡介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 *** 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 *** 集》傳世。

周邦彥的其它作品

○ 蘇幕遮·燎沉香

○ 蘭陵王·柳

○ 蝶戀花·早行

○ 少年游·并刀如水

○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 周邦彥更多作品

[img]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周邦彥簡介(周邦彥最有名的三首詞)”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周邦彥簡介(周邦彥最有名的三首詞)
本文地址: /qiqubaike/16015.html

標簽: 周邦彥簡介(周邦彥最有名的三首詞)

熱門文章
隨機tag
狂飆電視劇什么時候上映 中國最時尚的男人(中國最時尚的男人名字) cf戰隊名字大全要霸氣(cf好聽戰隊名字 野狐嶺之戰金國為何慘敗 故宮哪個朝代(故宮哪個朝代使用) 山貍(山貍子圖片) 中國十大鬼樓排行榜(中國十大鬼樓排名) 12345連續三次不處理怎么辦 初學跳繩一步一步教(安全不傷膝蓋) 常見茼蒿有效改善失眠(還有很多可以食用) 是指濫用添加劑的食品 中國之聲最Tv(中國之聲最新節目單) 蔚來汽車是中國的嗎 河南暴雨很邪門(河南暴雨的真相) 象拔蚌是什么梗 馬斯克打破“最大個人財富損失”吉尼斯世界 撲克牌女尸案天網(撲克牌女尸懸案照片) 爺爺奶奶心憔悴 2023年最火的五本新書(值得反復觀看) 中國股市最牛散戶(中國a股最厲害的散戶) 中國最良心旅游(中國良心旅游城市) 中國最香水果(最香的水果排名) 真實存在的靈異事件(真實存在的靈異事件知 最帥的男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衡水市| 仁怀市| 莱西市| 叶城县| 巴中市| 临汾市| 麻江县| 长宁区| 宝应县| 宝鸡市| 杭州市| 葵青区| 张家界市| 女性| 新巴尔虎右旗| 吴桥县| 沁源县| 横峰县| 苗栗县| 辽阳市| 沿河| 吴川市| 家居| 文山县| 富裕县| 新兴县| 阳泉市| 修水县| 鲁甸县| 镇赉县| 兖州市| 比如县| 仙桃市| 仙桃市| 大悟县| 如皋市| 玛沁县| 荣成市| 宝丰县|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