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斬龍的故事( 李世民砸魏征墓碑是真的嗎?)
xj
2023-04-16
魏征斬龍
1970年在香港上映了一部電影《魏征斬龍》。講的是貞觀年間,連年干旱的的長安城,金角老龍因為和鬼谷子仙師的一個賭,擅自篡改了雨薄,進而招來殺身之禍的故事。金角老龍知錯后懼怕不已,向人世間的人龍李世民求情,李世民念在金角老龍功勞的份兒上,免其死罪,并下旨召喚執行監斬的魏征進宮陪其下棋。李世民想,這樣一來魏征就不能執行行刑了。然而沒成想,魏征卻在酣睡中靈魂出竅,一刀斬掉金角老龍。

魏征劇照
小時候看《西游記》時也看到過類似的故事情節,那時候還看不太懂,只覺得龍王好可憐,白白丟了性命。這個頗具神話色彩的故事在民間也廣為流傳,與之有關的文學作品也有很多,戲曲,書籍,電影……主角當然是鐵面無私的魏征。就像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的小說一樣,這雖然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但卻有意無意間透露出現實世界的影子。魏征和李世民是真實存在的。像電影里一樣,李世民感性,情感豐富,人情高于原則;魏征理性,正直得有點固執,原則高于一切。哪怕是在夢里他也要堅持原則,執行規定。這樣看來,魏征似乎有點兒太不通人情,太過固執死板。但是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如若沒有像魏征這樣將條例和禮數置于一切之上的人堅持貫徹法律的人的存在,那世界豈不亂套了?規則也就更無從說起了。
魏征論隋煬帝
魏征論隋煬帝是一個典故,講述的是唐朝太宗貞觀二年,太宗對身邊朝臣發問,關于《隋煬帝集》的疑問,魏征的論答。

魏征故居
貞觀二年,皇上對身邊的臣子說,我看《隋煬帝集》這一辭藻淵博的書,里面的文理條條是道,書里闡明的立場也是肯定堯舜之立朝而非桀紂之暴虐,可是為什么隋煬帝實際上做起來的行動卻反其道而行之呢?
此時,身邊的魏征回答:君主都是圣賢哲明,也應該虛心納諫,接受臣子的勸言,這樣才能讓臣子們盡心貢獻他們的才能智謀,勇敢的人忠心護主。隋煬帝雖然一統天下,仗著自己才智,自大傲嬌,固執己見,心里并無容他人聽他人之言的善納之心,所以雖然他嘴里頌揚著堯舜的美德,實際的行為卻和桀紂暴虐一樣,心中無百姓無臣民。他沒有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因此才得到了如此亡國的下場。太宗聽了甚為感觸,認為應當謹記前人的教訓,時刻提醒自己。
魏征論隋煬帝的典故就出于此。魏征是唐代有名的諫官,先后為太宗提出不下兩百多條諫言,太宗均采納。魏征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和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的治國思想而聞名歷史,提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觀點,時刻以隋亡的教訓提醒太宗勿忘本忘民。太宗的納諫從流和魏征的直言敢諫成就了唐代盛世之治。歷史上太宗和魏征的罕見君臣關系一直是后人津津樂道的美談。
時至今日,魏征論隋煬帝的典故對于我們現在的理國治國仍然有借鑒的意義。
李世民砸魏征墓碑
一個是開啟了大唐盛世,名垂千古的有為明君,一個是直言進諫,剛直不阿的一代名相,千百年來坊間一直傳言其君臣融洽、君愛臣,臣忠君。可為何魏征去世之后,李世民卻將之前君臣之誼以親手砸毀魏征墓的慘烈方式顛覆了呢?到底是何原因,讓李世民如此翻臉?

魏征畫像
魏征以前向李世民舉薦杜正倫和侯君集,說他們學富五車,有宰相之才。不曾想在魏征去世不久,杜,候被人舉報謀反,于是一個被李世民罷免,另一個直接人頭落地。李世民自然懷疑到魏征身上。自古帝王多疑心。因為誰都害怕部下結黨作亂甚至起兵篡位,已經死了的魏征就這么撞到了槍口上。后來李世民又發現了魏征把自己諫言的資料給史官閱讀。這讓李世民越想越生氣,一怒之下把將衡山公主與魏征兒子的婚約都下旨解除了。不過這明沒有讓李世民解氣,他親自來到魏征墓前,將魏征墓碑咋了個稀巴,一代忠臣魏征,竟落得如此下場。
這是來自《舊唐書》上的記載 ,我們可以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魏征的確是直言進諫的良臣,但是他有時過于直接,李世民畢竟是一國之君,在眾人面前被指出錯誤,面子上肯定掛不住。有次可見,李,魏二人的關系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良好。
于是魏征去世之后,李世民長期的壓抑因為一點兒事情刺激,嘭,爆發了,君臣美談成為泡影。好在貞觀十九年李世民征戰高麗,戰敗,這時候他意識到了自己的狹隘,開始思念起魏征,回朝后很快修復了魏征的墓地。
一代良臣魏征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名臣魏征就像是歷史長河里沉淀的鉆石,經過時間的沖刷磨洗,越發顯出其寶石璀璨光芒。后人時常懷念和景仰。

魏征畫像
魏征以敢言直諫著稱,被歷代封建君主推崇,而實際上魏征并不是愚忠之臣,而是一位深得百姓愛戴的成就明君盛世的良臣。
魏征生于燕趙,家道中落,很早就出家成為道士,深知隋朝動蕩百姓離亂之苦,心中早有為民為國安定盛世而奮斗的志向,曾換過五個謀主,早期為太子建成謀士,有獻計太子及早對李世民下手,太子未采納,李世民玄武門動亂之后,李世民問罪魏征仍直言不畏,被李世民贊賞,唐太宗有容人之心,用人之明,啟用魏征為諫臣。這也是歷史的需要驅動。玄武門變亂,魏征的存在既證明李世民的明君寬容,洗凈其弒兄奪權的污名,也更好的證明了李世民用人之明。
貞觀二年,許多地方出現蝗蟲災害,有地方縣令用官糧救荒,唐太宗知道后大怒下令處死,魏征三次抗昭反駁,認為情有可原,罪不至死,貞觀三年,魏征有諫言朝廷出爾反爾,拒絕簽字,直言不少治國之計,貞觀中期頻上四疏,以陳得失,直諫唐太子勿忘本忘危牢記隋亡教訓。
同時從貞觀初年就始還主理編制了一本資政大典《群書治要》,而且還開始了《隋書》史籍的編纂。魏征嘔心瀝血,崇尚儉樸戒奢,死后其妻子穿著粗布衣服,認為魏征拒絕奢華厚葬謝絕了唐太宗賞賜的一品禮儀。
魏征后人
魏征,我國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和文學家,他是著名的諫臣,與唐太宗李世民一同開創了眾所周知的“貞觀之治”。

魏征塑像
關于于魏征我們已經從不少渠道了解了很多,比如說他正直不阿,不屈從權貴,不欺軟怕硬,兩袖清風等等,那么關于魏征的后代,你又知道多少呢?據史書記載,魏征共有4個兒子:
長子魏叔玉,叔玉繼承了其父魏征的官位為光祿少卿。魏征在世時魏叔玉與衡山公主有婚約。魏征病逝后,由于魏征生前推薦給唐太宗的宰相人選侯君集因參加謀反而被斬首,李世民開始懷疑魏征是否與這些人有結黨營私的嫌疑,再加上聽信讒言,心中氣惱,故解除了魏叔玉與衡山公主的婚約。
魏叔璘擔任禮部侍郎,在武則天時期,慘遭不幸,被酷吏殺害,下場十分凄涼。
魏叔瑜,字思瑾,官任豫州刺史,書法了得,擅長草書和隸書,并將書法傳授給了自己的兒子華和外甥薛稷,薛稷得到了他的真傳,與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并稱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世稱“前有虞褚,后有薛魏。”
位于南昌縣的幽蘭鎮的峴山禪林,也是由魏叔瑜所創辦。
魏征其余子女有:魏叔琬、魏叔璘、魏叔璣、魏叔環、魏叔珍。
魏氏家族自古就人才濟濟,魏征現后人已傳至83代,僅僅是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魏氏家族的知名人士就有200多人。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網絡最新關于“魏征斬龍的故事( 李世民砸魏征墓碑是真的嗎?)”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魏征斬龍的故事( 李世民砸魏征墓碑是真的嗎?)
本文地址:
/lishiquwen/17880.html
標簽: 魏征斬龍的故事 李世民砸魏征墓碑是真的嗎?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南丁格爾誓言內容是什么(南丁格爾又是誰?)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壺口瀑布世界含沙 司空見慣的慣的意思(司空見慣的慣是什么意 世界上最美的女孩(世界上最美的女孩名字) 四海一家生肖是什么 螞蟻放進微波爐里加熱會死嗎 閏二月為什么不吉利 屬于炒作手段(最貴價值萬元) 地球2032年滅亡過程圖(地球2032年 以少女大便為食(假的捏造的謠言) 女生壓根不喜歡你的表現 慢的拼音(恰的拼音) 中國最霸氣小孩名字(霸氣小男孩名字) 世界最高峰是什么?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 在一起了嗎(雙方刪除互動否認傳言) 七月半禁忌(七月半禁忌百度百科) 始熊貓吃什么食物 旺夫相的特征(旺夫相的女人特征性格) 天平座和什么座最配(天平座和誰最配) 香港三大家族(香港三大家族排名) 申世景為什么資源好分析其中緣由主要有這幾 中國最流行的小吃(中國最火的小吃) 好名字測試(免費測試好名字) 腸衣是什么(豬腸衣是什么) 蛟龍和龍的區別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