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二人轉有什么特點(東北二人轉的由來和特點)
xj
2023-04-11
二人轉(Er ren zhuan),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是一種有著三百多年歷史,悠遠的原始文化傳承的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
它植根于中國東北民間文化,屬于中國走唱類曲藝曲種,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東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東北部等地區(qū)。表現(xiàn)形式為一男一女,服飾鮮艷,手拿扇子、手絹,邊走邊唱邊舞,表現(xiàn)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獷,唱詞詼諧風趣。
東北特色二人轉主要來源于東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蓮花落。用東北人的俏皮話說:二人轉是“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二人轉自草創(chuàng)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系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清后期和民國初年出現(xiàn)“闖關東”大潮,大批山東、河北人進入東北,“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的二人轉就是“闖關東”的人從關內外帶至關外的。
二人轉名段有《大西廂》、《回杯記》、《祝九紅吊孝》、《梁塞金搟面》、《馬前潑水》、《包公斷太后》等。2006年東北二人轉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人轉是東北的民間小戲。二人轉不只是兩個人轉,它一樹多枝,一類唱腔,卻有多種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雙”、“群”、“戲”四類。
“單”:指“單出頭”,一個人一臺戲,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戲一角一人演的,類似“獨角戲”。
“雙”:指“雙玩藝”。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二人演多角,敘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載歌載舞。
“群”:過去把“拉場戲”也叫“群活兒”,現(xiàn)今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戲”:指“拉場戲”,這是以小旦和小丑為主的東北民間小戲,其中由兩個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戲”。
二人轉最初由男性演員表演,換裝成一旦一丑。以后出現(xiàn)女演員,由一男一女演唱。
表演手段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二人化裝成一丑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xiàn)在舞臺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
對于演員的表現(xiàn)手法,有“四功一絕”之說。“四功”即唱、說、做、舞;“一絕”指用手絹、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四功“唱”為首,講究味、字、句、板、調、勁;“說”指說口,以插科打諢為主;“做”講究以虛代實;而“舞”主要指“三場舞”。
二人轉的“一絕”,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部分與東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別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黑虎出山”,“金鼠歸洞”,“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有的舞者雙手持手玉子,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兩塊,有“雙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輪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種打法。
以上就是網站小編空城舊憶據(jù)網絡最新關于“東北的二人轉有什么特點(東北二人轉的由來和特點)”報道資料整理發(fā)布相關事件細節(jié)!轉載請注明來
來探秘,本文標題:東北的二人轉有什么特點(東北二人轉的由來和特點)
本文地址:
/lishiquwen/14539.html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李世民為什么要發(fā)動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對唐朝的影響)
- 熱門文章
- 隨機tag
-
7月19日是什么日子(7月19日是什么日 能拯救所有陸地生物的船(和泰坦尼克號差不 世界最火最知名的中國明星(世界最有名氣的 古代指神獸現(xiàn)代指麋鹿(獅馬牛鹿的融合體) 右眼跳災是什么意思) 南京三十萬冤魂蓋什么壓著(南京三十萬殺的 世界上誰最誰最美(世界上誰最美美噠) 泡泡水的制作方法簡單出泡效果好 高血壓禁吃的十大食物(降血壓水果第一名) 辣眼睛!英國士兵遭性侵:用迫擊炮塞進下體 夢見別人的孩子(夢見別人的孩子丟了是什么 太陽怕黑洞嗎為什么 lgbt是什么意思 中國最北端的城(中國最北端的城市黑河) 山脈里的食人之神(山脈里的食人之神觀看) 超牛網名(超牛網名字) 中國最真實武打電影(最真實的中國武術電影 5000-3萬元(更好的調解媽媽寶寶身體 咫尺之間(咫尺之間人盡敵國百度百科) 越看越像外星文明 卒讀(難以卒讀) 蘋果寓意最好(橘子最顯誠意) 喝牛奶記住4個最佳時間 中國舞獅最出名(中國舞獅最出名的是什么)